标签:瓦当 第3页

紫砂文化

紫砂的文化内涵

3

万壶 发布于 2015-12-30

美林提梁壶-沈遽华   “茗注莫妙于砂壶”,紫砂文化以其古朴典雅的文化内涵和深沉庄重的艺术形态著称于世,在茶文化中独树一帜。随着紫砂壶收藏热的兴起。藏壶、玩壶者渐多,由于紫砂壶市场的不规范,很多藏家道听途说,盲目跟风现象严重。“如果带着投机的心态收藏,肯定是不行的。玩出紫砂文化才...

阅读(1264)评论(0)赞 (0)

紫砂文化

紫砂造型来源与曼生十八式

8

万壶 发布于 2015-12-22

历代紫砂壶造型式样的来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仿古代铜器——彝,鼎,尊,爵的造型。 四方传炉-陈国良 二、仿古代陶器——彩陶,觚,瓿的造型以及秦砖,汉瓦纹样。 曼生半月瓦当壶 三、仿古代器物——秦槿,玉器,鼓等造型。 腹鼓-范泽洪 四、仿瓜果,花木形象或加工变形造型,用...

阅读(1220)评论(0)赞 (0)

紫砂文化

藏壶养壶

3

万壶 发布于 2015-12-22

现在喝茶的人多了起来,一些茶友便开始收藏紫砂壶。但有些人并不懂得紫砂壶的收藏与保养知识,使壶不能显示其真正的价值,十分可惜。笔者将自己多年藏养紫砂壶的小经验告诉这些朋友,希望壶在您的呵护下变得更有价值。 曼生半瓢壶   紫砂壶以其艺术性、实用性和升值潜力,深受藏友的喜爱。但许多初...

阅读(1078)评论(0)赞 (0)

紫砂文化

曼生与壶

3

万壶 发布于 2015-12-21

由陈曼生设计,杨彭年等人成型,再由陈曼生及其诸友题字刻铭的茶壶,后世称之为“曼生壶”。《清代学者像传》说他“爱阳羡之泥,创意造型范为茶具,艺林争宝之,得其一枚,珍逾拱璧,至今称为曼生壶”。 “曼生壶”有陈曼生署款,壶底有“阿曼陀室”、“桑连理馆”印记,壶把下有“彭年”小印章。其署...

阅读(1294)评论(0)赞 (0)

紫砂文化

紫砂壶发展与铭文装饰艺术

6

万壶 发布于 2015-12-20

有人把紫砂壶的壶体装饰分为贴花、泥绘,但是最常见的装饰手法是陶刻。陶刻是集诗词、绘画、书法、篆刻融合一体的紫砂陶刻装饰艺术,人们鉴赏紫砂壶多数用“泥、形、工、饰”四个字,即称赞颂它独特的材质美、别致的造型美、精湛的工艺和高雅脱俗的装饰美。显然,陶刻业已经成为一种衡量紫砂壶的准绳其...

阅读(1307)评论(0)赞 (0)

紫砂文化

紫砂壶名由来

20

万壶 发布于 2015-12-20

一、石瓢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

阅读(2291)评论(0)赞 (3)

紫砂文化

紫砂款识

5

万壶 发布于 2015-12-19

好的紫砂款识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印章大小要适宜 用印钤款,理当视作品的大小而相应配置。倘若几人合作,几人印章大小亦宜相仿。有人曾说用印宁小勿大,大则不雅,此说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尽然。许亦华先生曾应吕尧臣之嘱,作“尧臣陶艺”一印,拟战国玺意,与其代表作“玺壶”底一般大...

阅读(1195)评论(0)赞 (0)

紫砂文化

紫砂壶印章的由来

4

万壶 发布于 2015-12-19

顾景舟用过的部分印章 印章款识是指在紫砂壶生胚上施加印文,表明紫砂壶的制作者,与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十分相似。早期紫砂作为民间工艺,作品上并不留有作者名款,南京出土的嘉靖年间司礼太监吴经墓中的紫砂提梁壶就无名款。 印款是作者的署名,也是紫砂壶不可或缺的艺术装饰。制壶高手的印章,一般是...

阅读(1337)评论(0)赞 (0)

紫砂文化

清代与近代紫砂壶艺术

万壶 发布于 2015-12-18

       到了清代,紫砂茗壶的制作又在前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品种增多,造型丰富多彩,仿古形、花果形,几何形,壶式繁多,泥料配色也更丰富,朱泥、紫色仍为主体,还有白泥、乌泥、黄泥、梨皮泥、松花泥等多种色泽。制壶技艺、...

阅读(1013)评论(0)赞 (0)

紫砂文化

宜兴紫砂名家简介

万壶 发布于 2015-12-17

    金沙寺僧 明弘治正德年间人。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中有他与当地制缸瓮的陶工相处、澄练细土、捏制和烧成砂壶的记述。《阳羡名陶录》中也有相似的记载。金沙寺在宜兴城东南 20 公里,僧人姓名不详。《阳羡茗壶系》“创始篇”称他为紫砂壶的创始人。 &...

阅读(1802)评论(0)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