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只有大话,没有紫砂!

了解小文的朋友应该知道,小文对所谓的砖家们的态度,一向是借鉴孔夫子对待鬼神的态度,敬而远之的。不过据说前几日CCAV某栏目某砖家说紫砂有2400年历史,起源于春秋。。。

当这么一个对紫砂史具有里程碑式重大意义的发现被这么云淡风轻的一句话带过的时候,小文不免感到有些可怕的震惊!

鉴于对砖家习惯性怀疑的思想作祟,在这里小文决定求证一二。

对历史的求证无非三个方面。

一、从考古学资料求证,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力的证据。目前发现最早的也是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紫砂器是1965年在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明代嘉靖年间的司礼太监吴经墓中出土的一把提梁壶。被称为吴经提梁。吴经是嘉靖年比较有名的大太监,卒年可考,为嘉靖十二年,也就是1533年,距今多少年呢?480年,比康熙大帝里唱的“真的还想再活500年”还得少20年。

二、从考据学的角度,也就是通过文献求证。不管是民间传说还是确切的文献资料,紫砂的源头都追溯到两个人、半把壶。

两个人:金沙寺僧和供春。半把壶:现藏南京博物院的那把树瘤壶(供春作,盖缺,由民国时制壶高手黄玉麟配盖)。关于这两个人和半把壶的典故书上网上都多有记载,小文在此不作赘述。只是说明一下金沙寺僧和供春的生活年代:宜兴县志记载,供春为明正德嘉靖年间宜兴进士吴颐山的书童,于吴颐山借宿金沙寺期间向金沙寺僧学得制壶技艺。据此推断,金沙寺僧和供春的生活年代也应该在明正德、嘉靖年间,金沙寺僧比供春可能年事稍长,而文献的这一记载又与考古的发现(吴经墓提梁)在紫砂壶出现的年代上不谋而合。

(金沙寺僧)

三、从紫砂器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分析。黑格尔说,存在即是合理,小文的理解,一件风物之所以在某个时代开始出现并盛行,一定有他特定的条件,紫砂壶产生的条件,小文认为是饮茶方式的演变:

明以前,饮茶并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取整叶,沸水即冲即饮,而有煎饮法、羹饮法、研碎冲饮法等,简单的说,那时的茶是煮着喝的,有时还要加点调味料(栗米、糖)。自明开始,跟我们现在的喝茶方式相似,人们喝茶才开始以泡着喝,而直到茶叶开始泡着喝了,紫砂壶作为茶器的特性和优点才能充分展现并被茶人所喜爱。所谓“久泡而无熟汤味”,所谓“注茶越宿,暑月不馊”,讲的都是用紫砂壶“泡”茶。

所以,紫砂壶,小文以为应该而且只可能在明代开始盛行,所谓紫砂起源于春秋,实在是春秋大话!

最后,说一个历史传说,相传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娶西施归隐于宜兴一代,并起乡人造窑制陶,世人称其“陶朱公”。撇开传说的可信度不谈,即便传说成了正史,范蠡和西施造的也只是陶盆陶瓦陶罐。为什么?问砖家去!

赞 (0)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