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料简析

紫砂泥料简析

紫砂泥含铁较高,经显微分析,其构成物质基本以石英、白云母和赤铁矿为主。中国硅酸岩学会编纂的《中国陶瓷史》中有这样的论述:
        “紫砂原料的岩相分析的结果表明:所用粘土都属于高岭-石英-云母类型,其特点是含铁量比较高。紫砂器的烧成温度一般介于1100-1200℃之间,采用氧化气氛。烧成后的成品的吸水率为2%,说明它的气孔率介于一般陶器和瓷器之间。紫砂器的显微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团聚体,大部分团聚体是由石英、赤铁矿和云母等多种矿物所构成。少量的团聚体则仅由高岭石等单一矿物所构成。紫砂器中的气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团聚体内部的气孔,都属闭口气孔,另一种是包裹在团聚体周围的气孔群,大部分属于开口气孔。紫砂器的良好的透气性,可能跟这种特殊的显微结构有关。而这种团聚体的存在则可能是由于泥料在制备过程中泥料中原来存在的团聚体结构没有被破坏之故。在烧成时,这种团聚体产生较大收缩,从而在其四周生成一层断断续续的气孔群。”
        这里不仅论述了紫砂的矿物构成,还分析了紫砂茶壶为什么能够泡茶“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文震亨 《长物志》)的原因,那就是紫砂陶土烧制出的紫砂茶壶独有的极强的透气而不透水的特性。紫砂陶土的这些矿物特性,还使其具备了在制作加工时的可塑性强、生坯强度高和干燥收缩率小(小于10%)等特点。
        上海硅酸岩研究所曾经对现代紫砂原料和古代紫砂器残片的化学组成和矿物成份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紫砂陶土的化学成份古今并不完全相同,这一点已被广泛地用于对紫砂制品的断代鉴定中。
        紫砂陶土从矿层中开采出来时是块状的岩石,俗称“生泥”,经露天堆放,自然风化后,用粉碎机将其粉碎,再经筛选、湿水、真空练制后,成为熟泥,方可供制坯使用。
        紫泥是生产紫砂器具的主要原料,而绿泥和红泥因为储量和产量较少,加之又不适合烧制大件产品,故一般只作化装土和烧制小件作品。
        紫砂陶土的这种种特性,为紫砂具的烧制创造了可靠的物质保障,精美的紫砂茶壶离不开性能超卓的紫砂泥料。

赞 (0)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