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料加工方法的发展

紫砂泥料加工方法的发展

1958年蜀山陶业合作社(包括紫砂工场)与合新厂合并后成为紫砂厂后才成立粉碎车间的,不是原料车间也是因为主要任务是粉碎紫砂泥料,开始也用石磨人工牵粉,1959年才用电动石轮碾碾泥料。1958年大跃进曾想用注浆法成型,故加工紫砂泥浆但由于性能不适,注浆成型就停止了。

1962年装了雷蒙机当时只开了一次,每小时出粉三吨,一天要二十多吨,可供十多天用泥,此时紫砂成型工人大批下放,人数少,故中间曾停过一段时间,仍用石轮碾泥。

1963年后一直用的雷蒙机。(主要靠两百多斤重的4个铁球滚动撞击粉碎泥料,故泥粉颗粒不单一。)

人工捶泥“由生泥至熟泥”,1966年紫砂厂由陶瓷公司拨来了真空练泥机,由于不会组装放了二年后才装机使用,期间曾把生泥送到精陶厂去抽真空后运回紫砂厂给成型工人做坯,由于韧性增加可塑性好故广受制作工人的喜爱,但高档艺人们觉得制作特性改变后,有碍创作作品效果的发挥(表面容易起小波纹感觉)。

紫砂厂由于人工筛干粉时的粉尘危害,约1970年后有关领导曾拨款改用紫砂水轮碾成泥,即瓷泥的处理方法,碾矿泥时即加水磨成泥浆,再把泥压送到湿式压滤机里去把水挤出来,就是这道工序不会过关,紫砂泥里的水份不易挤出来,压滤时成了荷色蛋,外面已很干,中间还是泥浆,多次把铝质压滤板压断,重复试念还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搞了一年多结果以失败告终。(发洪水时,若是用紫砂泥堵门坝它不会被水溶化,那怕十天半月。)

干粉筛泥大约在1975年左右用雷蒙机风力吹动方法代替了筛泥,粉尘问题才略有好转。(紫砂二厂成立后粉碎用破碎机粉碎)紫砂厂粉碎车间至1998年改制2000年停产。

当今做高档壶的一般又恢复到原始方法用石磨磨粉(会有用电动力带动的)手工加水和泥并人工捶练。

从1993年开始分散为小的练泥作坊,也有很多家庭个体搞泥料的,他们用的是石磨或破碎机饲料机粉碎,练泥用小练泥机,小真空机的,练泥的方法到确实是多有妙法,各不传授。

在这里还需谈一下紫砂泥的着色的情况:

早期紫砂器呈色的效果,主要是由原矿泥本身的各种化学成份含量的差异,以及烧成时火候的高低不同这两大因素而形成的。其中包括烧次、即非人为窑变的各种发色,及人为的“捂灰”,掌握得当变成全黑色。当时“捂灰”只是应用于高档壶烧次变色成次品后的补救办法,方法是把需“捂灰”之壶放在掇罐里,壶的里外塞满稻壳装在龙窑最下段烧成中受强还原焰的影响,变成黑色。那时人们追求色彩的变化也只是在几种不同的基泥的混合拼成中追求色彩变化的理想效果,没有掺用化工着色剂这样的现代科技手段。清代中期由景德镇传来的炉均彩绘装饰,其色料是用在紫砂器的表面,经二次低温烧成,为大家知道的炉均釉。

紫砂化工着色剂的运用,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宜兴职业技术学校的王世杰老师的实践。是他开始在本山绿泥里适量加进氧化钴,烧成后就变成了墨绿色;紫砂泥里加入适量氧化锰后变成了黑色……这种人工的变色技艺在当时并不普及,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但由于氧化钴价格昂贵,又不易磨细,因此大多只作化妆土为紫砂器表面作装饰之用。

由此综观1957年以前出品的紫砂器,除墨绿泥、黑料作化妆土外,紫砂器的各种色彩全是原矿泥的烧成色,其变化均是二种或几种比率各异混合后的呈色。凡1957年前用茅草作燃料烧成的龙窑里出品之紫砂壶、表面不论高、中、低档的壶,多会有小小黑色的熔出点(俗称铁质,其实并非铁质),以及在阳光侧射时所反映出的小小的云母光点来,这是纯正紫砂泥的泥料特征;而这两个特征却被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台湾掀起紫砂热时误判了,以为这是疵点,从而在购家诱导下千方百计地加以去除,故历史上的老壶多会有以上二个特点出现。

1958年开始紫砂厂原料车间开始有了拼料泥,即球磨机把氧化锰球细后加水,以黑料水来调泥,这样颜色容易调和,(拼了锰的泥紫色就加深了一些,故此法也一直延续使用。)七十年代也有高档壶里拼进了一点点氧化钴的,这样的紫色有特殊的光彩。因为氧化钴特别贵,只是少数人偶尔使用。

赞 (0)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