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降坡泥

浅谈降坡泥
吴永明 龙尊 降坡泥

一、降坡泥的出处

谈到降坡泥(宜兴话称“岗坡泥”)总是被大家传的神乎其乎的,很多人被误导的更是一头雾水。其实降坡矿砂并没有那么神奇也并没有达到稀世珍宝的级别。 但就其与大矿层的紫泥比较,降坡泥确实是相对稀少的。因为降坡矿层属于”鸡窝”型,也就是形成的矿区不固定,这里一片突然那又冒出一片,呈散片壮分布,一般矿层从几厘米到二三十厘米厚。矿区主要采自黄龙山与青龙山交接的一座小山坡上,属于浅标层矿质。2005年在政府修建陶都路的时候,我们偶然才遇到了降坡,或许此浑然天成的五色土就与古书中载录的”龙山明砂”是同一种矿料,但由于没有确切的资料证明,所以对此观点还是持保留的态度。但以降坡的天然五彩颗粒,确实是可以羡刹一批爱壶之士。其沙砾不仅五彩清晰,而且最重要的是其不骄不躁,油润朴实,泡茶甚是好喝。

二、关于降坡泥的泥色

总是有些人在误导说降坡泥是红中带黄的,而黄中带红的就不是降坡泥了。其实这是个片面的观点。降坡泥的成色是根据矿层的不同以及烧制的温度来决定的。 一般我们开采的降坡分两个片区:一为靠近黄龙山面的,自然开出的矿色为红黄片状相间(因为黄龙山表石含有硫的成分故矿色一般为褐黄色);二为接近青龙山面的,开挖的矿色为青红相间(因为青龙山表石以碳酸钙的方式存在的钙质较多故矿色一般为青色)总体而言与黄龙山靠近的泥质都优于接青龙山面的。近青龙山面的降坡需经过精炼后才可成泥,否则容易产生灰爆(与前面所说的青龙山泥质有关)。就成色而言,黄龙山面的降坡略红,(大家所传的红中带黄);而青龙山面的略黄(黄中带红),烧成温度非常宽,可以从低温1号半一直到高温3号半。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成色,所以网上误传的黄中带红的就不是降坡都是你抄我抄,不知道出处的转载文章。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 红中带黄的降坡略优于黄中带红的降坡,这样会更合适些吧。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降坡泥要让其变红并不是特别困难,只需要将其矿层中红色矿质细心挑出单独锤炼便可。但这样的降坡从另一个角度看更为纯正更为珍贵了些。(毕竟更少了,而且费料费时)至于这样精挑后的泡茶效果对比,本人还未仔细研究过,或许等待下回尝试后有了结论再与大家探讨下。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红色更显得富贵,更油润些。

三、也浅谈下降坡泥的优缺点

由于采自浅表层,泥性较硬,颗粒感特强,所以对于制壶而言,相对紫泥而言略难些。就工艺师的实战经验来看,降坡的矿比底料的都硬,手工磨砂的时候基本只看到砂,看不到粉,砂与粉的比例大约为7:3。 但也正因为这样,造就了降坡泥与天笃厚的透气性与清晰的五彩斑斓的天然颗粒。

浅谈降坡泥
江晓燕 京韵壶 降坡泥
赞 (0)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