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鉴定之制作工艺

紫砂鉴定之制作工艺

紫砂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制泥工艺、成型工艺和烧成工艺。此处主要谈谈成型工艺和烧成工艺。
        在紫砂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成型工艺和烧成工艺都发生过不少变化,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而这些亦可以用来鉴别紫砂器的年代及其真伪。
        成型工艺,是指紫砂器,尤其是紫砂壶制坯成型的技术。紫砂陶创始阶段最早的成型工艺是“内模”,即借鉴宜兴地区日用陶器传统的成型技法。历史上宜兴一些小的缸、坛、瓮、盆及砂锅等,都是在泥片内置一内模,或木制或陶制,依模成型。目前所见最早的紫砂壶,如吴经墓出土的提梁圆壶,其壶身就是先用内模制成两个半圆形,再对接而成的。故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讲供春制的壶是“腹半尚现节腠,视以辨真”。
        此种技法,一直延用至时大彬。明末清初的周容在《宜兴甍壶记》中记道:“至时大彬,以寺僧始,止削竹如刃,刳山土为之,供春更斫木为模,时悟其法,则又弃模。”说时大彬从供春“斫木为模”的方法中有所领悟,然后放弃了“内模法”。所谓“领悟”,可从潘持平先生《对一把时大彬圆壶的解读》中找到答案。此壶圆形,能容水900毫升,当属大壶。上部斫木为模,“用手摸壶内肩部,没有泥片粘接的痕迹”,“壶肩部内外均有明显褶皱,这是用壶身泥条向圆心拍压收拢形成的。呈壶身内上部可以看到横向细木纹,而中部却是斜向的粗木纹。这应该是使用松木搭支的痕迹。横向细木纹,则是木制内模的木纹”。下部则拍打成型,因为未见木纹。也许时大彬正是从这类壶下部的拍打成型中“悟”到了新的方法,这才“又弃模”。
        新方法即是时大彬制卢氏墓出土的紫砂鼎足盖圆壶等用的“打身筒法”和曹氏墓出土的紫砂六方壶用的“镶身筒法”。
        “打身筒法”适用于圆形壶。将泥料打成泥片和泥条,用墙车划出泥条所需的高度,用规车旋出围片(即壶的身筒直径之片),把围片粘贴在转盘正中,把泥条沿着围片围好,圈接成一个泥筒,再以一手衬在圆筒内,另一手握着薄木拍子,一拍一拍地拍打,逐步收口。待口收到设计的尺寸时,用脂泥(糊状泥)把旋好的底粘接上去。接着以同样方法拍打上半部,拍打至口径符合要求,再接上口盖,壶的身筒就做成了。等身筒晾到一定干度后,在壶身接颈、装足、安嘴、加錾(壶把)、制盖、做盖钮,最后表面精加工就成了。

紫砂鉴定之制作工艺

镶身筒法”则适用于方形(如四方、六方、八方)壶。即将打成的泥片裁切成规定的形制,用脂泥粘贴镶接成壶身。然后一如“打身筒法”配制粘接其他附件。

紫砂鉴定之制作工艺

时大彬创造的这两种纯手工成型方法,是紫砂工艺的飞跃,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直被历代紫砂艺人沿用至今。“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坡诗百态新。”其优越性在于技艺高超的制作者可以不受内模的限制,随心所欲地塑造出各种形状的紫砂器。
        当然时大彬创造的这两种纯手工成型工艺,有一个逐步完善成熟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手法的熟能生巧和制壶工具的增加改良。所以我们可以见到明代有些紫砂壶的泥筒圈接处尚有搭痕,壶嘴、壶把等粘接处泥痕明显,壶内不加修饰,壶纽的气孔是内外两边对开的,有的壶身、壶把、壶盖可见手指罗纹,等等。这种状况,要到明末清初才根本加以改观。顺治十一年甲午(1654年),周容遇到制壶名家许龙文后撰写《宜兴甍壶记》时,制壶工具已经大大增加,“而所谓削竹如刃者,器类增至今日,不啻数十事”。制壶工艺及顺序,也与今天的手工制壶极其相似了。民国李景康、张虹合编的《阳羡砂壶图考》在“造工沿革”中记:“就所见宜壶,察其造工,由明以迄顺、康,以捏造车坯为多,全以手雍、乾市制之器,印坯车胎为广。及嘉、道之世,曼生司马重倡壶艺,古法是尚,故捏造车胎之法极盛,如杨彭年、邵二泉、邵景南、冯彩霞、黄玉麟诸人所制之壶,俱用此法。若全以手捏则间见耳。”不过“精制之壶,所有捏坯时手纹及车胎之刀痕,悉以水笔轻轻抹去,尽没痕迹,使极光腻乃已”。
        及至1958年大跃进,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引进外来工艺,创造了“挡坯石膏模成型”和“注浆成型”工艺。
        挡坯石膏模成型工艺,又可称为“外模法”。即将拍打好的泥片放入石膏外模内整形,取出后再进一步加工。这种方法可以使一般技工不必学会打身筒、镶身筒的技艺,就做出型制规范的茶壶,有利于批量生产,是目前使用最广的紫砂成型工艺。无奈,像紫砂器这样的工艺品,最犯忌的就是“批量”生产。何况原创性的紫砂作品哪里来的石膏外模?所以“外模法”生产的紫砂壶只能是“大路货”,而非个性化的高档产品。

紫砂鉴定之制作工艺

注浆法”利用石膏模型的吸水性,将泥浆注入模中,待石膏吸泥至一定厚度时把中间多余的泥浆倒出,等到适当干度时再将石膏模脱开,便可得到一件中空的泥坯。但紫砂注浆出来的坯件表面有一层浮泥,且有接缝,很难加工修整,无法运用到高档产品生产上。后来改进配方,加注水玻璃(泡化碱),烧成后其成色虽像紫砂,但实质上已经变成炻器,断面呈玻璃相,不透气,不再是紫砂器了,当然没有收藏价值。
        近几年,景德镇瓷器拉坯师傅来宜兴,以辘轳车手工拉坯成型,再用刀片等工具从外加工,形成落胎壶身,然后运用紫砂传统工艺粘接壶嘴、壶把、壶盖等配件。这种“拉坯法”只适宜于圆器生产,且紫砂泥中混配了其他可塑性成分,烧成后外观虽然像紫砂,敲击发声为“叮叮叮”,但其材质亦属炻器,与紫砂器有根本的区别了。
        综上所述,从紫砂成型工艺讲,最具收藏价值的是“打身筒法”和“镶身筒法”制作的器具,其次为“内模法”制作的,“外模法”制作的价值不高,而“注浆法”和“拉坯法”制作的或没有价值或已经不属于紫砂器了。当然,同样以“打身筒法”和“镶身筒法”制作的紫砂壶,名家作品与一般人制作的、名家的批量产品与精品,其中的高低差别,也是不言而喻的。
 

赞 (0)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