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大师陈鸣远的贡献

陈鸣远的贡献有三个方面:

1、茶壶形制设计上,力变明末筋纹器型,多以自然形体入壶,成为今日称之为花货类的宗师,并使“花货”茶壶崛起而成紫砂壶的重要形制。

2、他不仅把自然形体作为茶壶的重要创作思路,还把这种精神赋予日常生活中,创制出紫砂蟠桃、核桃、落花生、板栗、荔枝、石榴、老姜等象生作品,栩栩如生,洋溢着浓郁的自然情调和生活情趣。这些创作,无一例外地丰富了紫砂陶除日用品外的纯艺术欣赏造型。

3、扩大了紫砂陶的艺术品类的外延,把青铜器皿、文房雅玩也丰富了进来,诸如笔筒、双卮、瓶、洗、鼎、爵、觚等,并使其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如果说,日后的陈曼生使紫砂壶的内涵上显现高雅气度,那么其肇始则应该归功陈鸣远,正是他把文士的文房案头摆件纳入紫砂艺人的视野之内,其本身就富含高品位的文化内容。陈鸣远在清初的影响极大,标有陈鸣远款识的存世作品不少,古籍图谱中提及陈鸣远的作品也不在少数。如弗里尔艺术馆收藏的“筋囊器瓜棱壶”,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光货中六方壶”,美国旧金山博物馆收藏“梨皮方壶”,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南瓜壶”(壶身刻有“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十字行书,“鸣远”章)、四足方壶(壶身铭:“且饮且读,不过满腹。为禹同道兄”,行书“远”,方印“陈鸣远”),天津博物馆藏的“花货南瓜壶”、“束柴三友壶”、“梅干壶”、“包袱壶”、“蚕桑壶”、“天鸡壶”和故宫保和殿收藏的“松鼠葡萄壶”等,以及为数不少的象生果品和文房雅玩“回纹小水盂”“玉蜀黍.花生.慈姑”“竹笋水盂”等。

1990年7月,在福建漳浦县南坑村一座康熙二十三年入土的蓝国威(蓝氏为康熙六十年贡生)墓,出土了一把朱泥紫砂壶,壶底刻“丙午仲夏,鸣远仿古”,有圆“鸣”方“远”篆书小印章,为陈鸣远的作品。

因陈鸣远的名气大,冒他之名的东西也特别多,涉及诸多花色品种,特别是钤陈鸣远款的高水平东西也不少见,因此往往真赝难辨。已故紫砂工艺美术大师蒋蓉就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主办的“陈鸣远学术研讨会”上,展示了其叔父蒋彦亭仿制鸣远作品的备用资料。

赞 (0)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