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紫砂壶造型设计的创作规律

宜兴紫陶是中国工艺美术园地中的一株奇葩。紫砂陶艺术以紫砂壶艺为代表。从紫砂壶兴盛至今的数百年间,其造型变化千姿百态。紫砂壶造型,从形态设计到制作,极具个人风格,所谓 圆非一式,方不一相 ,但万变不离其宗 作为造型艺术之一的紫砂壶艺,同样有其规律可寻。本文将就紫砂壶造型设计的创作规律作一初步探讨,目的在于对紫砂艺术有进一步的认识,进一步促进紫砂艺术的发展。

研究和探讨紫砂壶造型的规律,首先应分析紫砂壶的造型特点,从而掌握和提高造型设计的能力。对存世佳作,特别具有别具一格、优美新颖的作品,应进行客观的分析研究和比较鉴别,不断地深入认识和掌握其本质特征,把握其规律,直到借鉴其造型处理的成功手法。

紫砂壶造型包括功能效用、材料技术、艺术处理等三方面的因素。在传统紫砂壶造型设计中,功能效用是首要的。因为茶壶是生活实用品,可以用来泡茶饮用,这就决定着紫砂壶造型的基本形式 材料技术是保证紫砂壶具体造型付诸实施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它是功能效用和艺术处理的具体体现由于紫砂泥料特殊的理化性能,以及紫砂陶艺传统的 基本的泥片镶接技法 ,给予了紫砂艺师在造型设计方面的难以穷尽的想象空间。紫砂壶造型的艺术处理,从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诸方面入手,从壶的形制到装饰,要求它具有形式美。紫砂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成为了人们的审美对象。紫砂壶艺术与其它的艺术形式一样,同样具有社会的、时代的、思想的印记。上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在紫砂壶造型中构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分析紫砂壶造型,无论是名人名作,还是一般性产品,不能只从造型的形式处理孤立地看是否美观或做工好坏,而是要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分析造型设计在功能效用、工艺材料和工艺技术、艺术处理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全面地把握造型的规律。

宜兴紫砂壶的造型及样式,从古到今,其数量难以确切统计。总的加以概括,可分为“抽象图案造型”和“具象图案造型”两种。抽象图形即以抽象的几何形体为基础,以点、线、面的结合为表现形式。其基本造型是“圆器”、“方器”。利用几何等分构图的“筋纹器”,也应归纳其中。具象图形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物体为造型基础,如竹子、树木、动物等等。传统的称呼即“光货”、“花货”。花货就其制作技术而言也可称为“塑器”这种称呼,是历代紫砂艺人实践的总结。

无论是“光货”的造型设计,还是“花货”的造型设计,都必须遵循变化与统一的规律。这也是造型设计的一个普通规律。紫砂壶造型在形式上的变化与统一的规律有自己的特殊性和表现形式,在设计上它受功用、技艺、审美的制约。紫砂壶形制各不相同,充满着变化。但它们又统一于方、圆、塑的基本造型之中。在同一把壶上,也存在有变化与统一的关系,壶身线条的变化,壶嘴位置的变化等。在一把壶上,它们又必须是和谐与统一的,壶的口盖把手与壶身不能有割裂突兀之感。

紫砂壶是立体造型,以紫砂壶“光货”而言,有“线”的变化,这主要是指造型的外轮廓线的变化。不同的线与线之间有对比关系,在理论上称为造型的线型对比。造型的轮廓线,决定着造型的基本形状,常常给人们留下较为深刻的视觉印象。紫砂壶造型如果只是一种线型组合,没有形成对比效果,常常会显得单调,缺乏变化。不同性质的线型组织在同一造型上,会使造型富于变化。如果以一种线型为主,而另一种线型为辅,为对比,作衬托,在造型的“点和面”上,在视觉上会觉得比较突出。

线型对比要有主调,在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中,对壶嘴和把手,以及与壶身的配置关系的处理比较困难,如果忽略功用,不注意线型的对比和变化,不仅造型死板,而且影响实用功能的发挥。如果壶嘴的上下造型死板,也影响实用功能的发挥如果壶嘴的上下两条轮廓线采用平行直线,看起来象是一个竹管直挺挺地戳在壶体上,整体上不协调 传统紫砂壶都十分注重茶壶的倒水功能,因为直线型就容易控制倒水流向。而如果用两条近似的曲线结合,壶嘴显得软弱无力,没有精神。传统紫砂壶多为长曲线和短曲线相结合,直线与曲线相结合,使线型有变化,有对比,与圆形壶身和谐统一,造型生动。如宜兴紫砂壶中的“掇球”壶,整个茶壶朴实无华,但丰富的线型对比和变化,产生了令人百看不厌和爱不释手的艺术效果。同是“掇球”壶,“大亨掇球”的壶嘴微昂,而“寿珍掇球”略弯,这是艺人个人风格的体现,也是线型变化的又一例证 紫砂壶传统造型中的方器、圆器也不是绝对的、也有方圆相间的,“方是有圆,圆中寓方”,即有机地把直线和曲线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形态,达到既有对比又有谐调的效果,形体本身的变化比含蓄,刚柔相济,耐人寻味。

寿珍掇球

大亨掇球

传统紫砂壶造型中体量的对比也很重要。所谓“体量”是指形体各部分的体积,在视觉上感觉到的份量。体积大则感觉份量重,反之则感觉轻。紫砂壶是立体造型,仅从造型轮廓线着眼是不够的,也不全面,应从立体造型体积的相互关系来设计它的联系,安排各部分的份量,运用体量对比关系,增加变化,突出主要部分的量感,以追求一定的艺术效果。传统紫砂壶有许多运用了这种造型设计。为了突出壶体饱满和圆润的特点,除了在线型方面加强壶体造型的这种感觉之外,同时运用体量大小对比的手法,把壶嘴的体积适当缩小,形成“小嘴”与壶身形成对比,增加大把手的体量,形成“肥把”,如古代邵大亨的“肥把小嘴”壶。

紫砂壶的造型必须滋生空间的对比。造型实体所占据的空间,称为“实空间”即体量。实体之外围绕着实体和组件所形成的空间,在视觉上与实体有一定联系的,称为“虚空间”。空间的对比关系是指实空间与虚空间实对比,使造型变化丰富,增加气氛,是传统紫砂壶造型设计的一种处理手法。如现藏于宜兴紫砂工艺厂的“邵旭茂提梁壶”,如彩虹一般的提鋬,其虚空几乎与壶体差不多大。其造型的气度很大,与壶体构成了和谐的虚实对比关系。整体效果生动而又有气势,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提梁壶

重复与呼应也是紫砂壶传统造型中常用之设计手法 重复中有变化,整体中相互呼应,相互协调,紫砂壶造型使用重复这种处理手法,不应是完全等同的重复,应该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按人们的审美要求,使造型的重复更具有自己的特点。传统“一粒珠”、“掇球”等紫砂壶,是重复造型的典范之作经过许多艺人长时间的反复修改和推敲,造型比较完整严谨壶体、壶盖和盖顶(的子)之间,运用比较相似的曲线重复,突出了造型的“圆味”。“一粒珠壶”,壶身是大珠,壶顶是小珠。掇球,壶身是圆球,壶盖是半圆。重复中有节秦,造型优美。

一粒珠

宜兴紫砂壶表面不施釉彩,没有瓷器那种视觉效果和质感。但由于紫砂独特的性能和紫砂的泥片成型工艺,以及多种装饰手法,弥补了不施釉彩的不足。在造型设计上也有许多特殊的手法,丰富了紫砂造型,也是一些瓷器造型所做不到的。如传统造型“书扁壶”,其特点是高度与宽度比例相差悬殊,腹径最大,高度很小,口径和底径也比较小。肩部与足部的斜度也比较小,支撑能力差 如果用一般白瓷原料制作,或采用注浆成型,坯体离模后,在尚未出模阶段,由于坯体自身的重力作用,肩部和足部支撑力小,就会产生下塌,很难成型。这种造型比例不适合于白瓷原料,但适合于宜兴紫砂宜兴紫砂材质上的优势所形成的成型性能,也极大地丰富了紫砂壶的造型设计。

书扁壶

赞 (0)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