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超逸的陈夕良

在紫砂陶艺家的巧手下,艺术和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把又一把别具风味的紫砂壶精品,这不仅是上等的泡茶用具,更能给人美好的精神享受。

追求超逸陈夕良

国家工艺美术师陈夕良的作品讲究线条流畅,造型简洁大方的特色早已被大家认同,其出色的艺术格调备受各方的赞誉。出生陶艺世家的他自小就对紫砂泥有深入的了解,因而也非常善于提炼精纯的紫砂原料,他炼制的泥料不含任何化学成分纯正而细腻,备受壶友喜爱。

被授予“宜兴紫砂陶合格承传人”称号的陈夕良有着丰富的创意。例如那气韵典雅的《日月同辉壶》:一轮弯月似的壶钮高高在上,如同刚刚悬挂在天空的明月,温和淡雅;壶盖上用一圈简单的线条塑成了清晨时的太阳,藏在云堆里“犹抱琵琶半遮面”;方形的壶嘴设计显出刚中带柔、刚柔并济之意。太阳和月亮的同时出现,构建了艺术的和谐;陈夕良巧妙地运用了线条雕饰将火红的日,银白的月,多彩的云同时呈现在一把紫砂壶上,没有一丝的突兀与牵强,反而映衬出统一完整的气度。

追求超逸陈夕良

他的《长乐壶》,青灰泥制成,色泽暗灰,砂感微微,持壶在手,若封闭的扇门推开,古朴沉静的气息迎面扑来……壶型为四方,从四方壶底与四方壶盖口沿看出其真身。壶身以筋囊装饰,条条向下,若屋檐上铺开的瓦楞,落雨时檐角水滴不断,又如舟上听雨垂钓的渔夫身上的蓑衣,水珠顺着层层叠叠地蓑草滑落,无声胜有声。无数线条向上汇聚成四方壶颈,同等大小的壶盖平压下来,的子为如意柄弓成的桥钮,一弯流、圈把与壶钮风格一致,均为四个滑面组成的如意形状,暗合吉祥如意的寓意。

追求超逸陈夕良

《木纹寿桃壶》,巧用绞泥工艺,壶的流、把、钮均为绞泥样式,更符合现实生活中桃木的真实形态,壶把上方有一小块木桩,锯子留下的痕迹添加了生活气息,更遑论其上树瘿与虬枝裂开的孔洞了。壶身拍成饱满之形,一衲底刹凹,壶底印章“陈夕良”清晰可辨,壶内壁左右两侧各有“陈夕良全手工制作”款识;溜肩缩颈,平盖嵌压,吻合紧密;壶把承接壶颈与壶腹,线条流畅;壶流自上腹部胥出,三变嘴流转自然,一截桃枝挑起弧度贴花塑在壶身正面,两粒小桃略显粉嫩之色,一片桃叶横于人前,却遮不住后面的青青嫩叶,令人想起流传千百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壶钮为一节桃木虬枝扭曲而成,虽“扭曲”却未曾失了自然之态,与壶流风格一致,也有一粒青桃掩映在枝叶之间。壶身与壶盖上的桃叶都有数个小孔,想是有青虫贪恋桃子清香,啃食够了趴伏在枝叶背面呼呼大睡吧!如此,则将有形寓于无形之中,此壶的意境与艺术感顿增。

追求超逸陈夕良

《春暖花开壶》,壶身雍容华贵,壶色陈静厚重,触感细腻。壶钮与壶柄均是枝干塑成,树瘿点点,树疤分明,骨节清晰,但韧性十足的模样,给壶赋予了无限的生命力。更何况,壶把顶端与壶身相接处,贴花修饰了一枝带着盛放梨花的枝叶,树叶迎着阳光,柔柔地伸展,花苞点缀,彩蝶翩翩,仿若展开一幅蓬勃而顽强的生命力的画卷!壶钮是一枝小叶梨树的枝干,长着长着,枝杈旁生,一叉只有枝,一叉却顽强地生长出了嫩嫩的枝叶,还结出了一个小花苞。诗人海子有一首诗,叫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陈夕良老师有一款作品,叫《春暖花开》壶。海子在诗中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陈夕良老师的春暖花开壶则用稳重的紫泥给自己塑一个温暖的色泽,默默地将藤蔓生长至壶身,开出一朵美丽的花,微风中,和彩蝶共舞……纵然现在如何寒风料峭,但我们心中坚信,总有一天,风息雪融,春暖花开!如此大气雄浑,自有一股沉稳之气,自然令人喜欢陈夕良老师的作品。

追求超逸陈夕良

在陈夕良的紫砂花货中,更多见到的是形态简洁、寓意丰富的竹的形象。如《王竹壶》、《祥和圆竹壶》、《福竹》都是在精致细腻的细节中展现竹的独特韵味。

追求超逸陈夕良

王竹壶

追求超逸陈夕良

祥和圆竹(高)

追求超逸陈夕良

福竹壶

将陶艺工作室命名为“逸陶阁”的陈夕良,追求超逸的紫砂艺术,要在传统的紫砂陶艺中展现非同凡俗的紫砂文化,虽是小小的紫砂壶,也有无尽的闲情逸致。

赞 (0)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