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大师徐秀棠的“壶如其人”

紫砂大师徐秀棠的“壶如其人”

   北京:紫砂壶的原料是被称为“五色土”的紫砂泥,而若要使之成器,人们都说必须是创作者心灵与紫砂泥的结合? 

   徐秀棠:紫砂壶是极具文化内涵的文物艺术品,是文人与文人心灵的交流。官窑瓷器的创作往往取决于最高统治者的好恶,民窑瓷器又往往有媚俗之嫌。而紫砂壶的创作纯粹是文人与文人之间的交流,古代文人往往将自己的心灵感悟融入紫砂泥之中,塑造出紫砂壶的胎骨,入窑烧制,使得紫砂壶成为一种艺术品。 手工创作一把紫砂壶要消耗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的时间,这些都凝聚了紫砂壶艺人多年的积淀。自明代开始,大量文人亲自参与到紫砂壶的创作之中,在紫砂壶上题字作画,掀起了一股崇尚紫砂壶饮茶的风尚。 紫砂的历史是由文化人支撑而形成的历史。紫砂的造型、品种等也是由文化人来参与的,供春受吴颐山的影响,时大彬也是游娄东后与当时的文化名人接触之后才有精品呈现的。所以我说紫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艺品,而是“文人工艺品”。 

   北京:在书法界素有“字如其人”之说,不知在紫砂界也有“壶如其人”之说吗? 

   徐秀棠:“壶如其人”亦可谓人如其壶,在造壶者更易觉察,体形大而笨者造之,总有大而笨的感觉;精明强悍者所制必定力度强、器型壮,体弱细纤者所作,必定细小型弱;圆圆胖胖的壶也同此形象,清趣麻利者所作一定干净利落,拖泥带水的必定乌七八糟。此说还在于外形之比,它与精神相比,后者更为吻合,做学问者,壶上必定可以看到学问之所在,越上档次越是明显,若有高手专为金钱而造之壶,必定显现出挣钱者的本相,有兴趣者可以进入紫砂圈子里来目睹一番。其实,在紫砂的收藏界也是这样,就经济层面上讲,什么水准买得起什么价格的壶;从艺术水平上讲,性格开朗的人欣赏大方且有气度、简洁而明亮的造型;柔情内向的个性,当然喜欢做工精巧、雕琢细致、繁复而多变的作品。想赢钱的当然更喜欢济公壶之类给予保佑。一些老学究们喜欢在壶中加入茶文化之内涵,这其中也包括诗词铭文、书画的镌刻。其中也有不少自无主张、人云亦云、有耳无眼、不懂装懂的“洋盘”。倘若纵观收藏者的收藏品,一定可以觉察出收藏者的影子。 

   北京:提到紫砂文化不能不提茶文化,您认为在紫砂文化与茶文化之间存在一种什么关系呢?

   徐秀棠:以紫砂壶为主要形式载体的紫砂陶,无疑是伴随着茶文化而出现的,也是茶文化走向极致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国是茶的发源地,宜兴是重要的产茶区之一,唐代就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之誉。同时宜兴也是著名的陶都,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发现陶土资源中夹有的紫砂泥具有特别优良的材质特点,可塑性好,收缩率低,可以单独成陶而无须施釉,用的时间越长,越发光可鉴人,而用它制作的器皿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茶叶的色香味,“注茶越宿,暑月不馊”,“茶壶”便应运而生了。

赞 (0)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