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藏紫砂的许惠平

俗话说盛世搞收藏。我的理解,小打小闹的收藏,收的藏的其实就是一份心情。但如果真正要把收藏当成一份事业来做的话,那,怡然自得的那种安逸便也没了,取而代之的该是一种使命感和压迫感,而且那会儿收藏的也不是心情了,大概是一种文化吧!对于这一观点,许惠平是赞同的。

这儿说的许惠平是陶都集藏苑“汉缶轩”的老板。圈子里的人都说许惠平是个聪明人,做事有一股子钻劲和韧性。要说许惠平玩收藏也有些年头了,他当年高中毕业后从张渚到宜兴来发展,辗转了几个工作单位后,也是机缘凑巧,交了一个丁蜀的朋友。这个朋友平时喜欢收藏紫砂工艺品之类,耳濡目染,许惠平也迷上了,且一发不可收拾,认为终于找到自己的事业起点了。就这样,许惠平便入了紫砂收藏这一行。

许惠平把收藏紫砂工艺品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既然是一门事业,那必须得做大、做精!于是,许惠平把所有的精力和财力都放在了寻觅淘换藏品上。对许惠平知根知底的人都了解,当年起步阶段,常能见着他骑着个破自行车四处奔波。许惠平自己也常说起当年的那些“淘宝”经历,也许是时间太久,或者是类似经历实在是太多了,具体细节他都记不太清,只知道有好几次到安徽的山里去收东西,坐着当地的三轮小卡车,一坐就是一整天。饿了啃面包就凉白水,夜黑了出不了山就想办法在当地借宿,担惊受怕一整天,天一亮就出门赶路,期间的艰辛可想而知。不过话说回来,也正因为有了这股子劲,许惠平收罗积攒了大量藏品。为了能把这部分藏品中的精品留住,许惠平也费了不少心思,他想:留着不卖固然好,可资金扛不住;卖吧,又不舍得,怎么办呢?还得以藏养藏。于是,干脆就开了个店,店名就叫“汉缶轩”。

“汉缶轩”中的藏品琳琅满目,主打的还是陶器,就以大家都熟悉的紫砂壶为例,随手指出一把“松鼠葡萄提梁壶”,那壶古朴大雅,肯定有故事。果然,许惠平说那是邵友廷的作品,为了得到这把壶,他可是花了不少功夫。那年,听一搞收藏的朋友说起,湖南某地一藏友手里有一把紫砂壶,壶形古拙,定是出自大家之手,可惜价钱不对,没能拿下来。许惠平听后颇感兴趣,当下打听清楚联系地址,连夜乘火车往湖南赶。到地方后一看,果然是把好壶,那壶工艺精湛、包浆熟旧,壶型为松鼠葡萄提梁。虽说这把壶没有底款,但器型工艺手法和邵友廷作品极其相似。许惠平心内喜欢,当下不露声色便和壶主谈价,一谈两谈之下价没谈拢。没办法,只能割舍。可是,在回程的火车上,许惠平越想越不甘心,“这样的一把好壶放弃了,也许以后就再难碰到了,还是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吧!”想到这儿,许惠平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壶拿下,于是,下车转乘回头,在车上电话联系朋友调集资金,然后冒着大雨赶到那藏家的家中。那藏家一看许惠平被淋得落汤鸡一般,被他的诚意所打动,尚未等他开口,便主动降价一成促成交易。最后当然是皆大欢喜,两人也成了朋友。这把壶后来经多名业内资深藏家鉴定,基本确定就是邵大师的作品。如今,这把壶也成了许惠平“汉缶轩”内的名壶之一。

许惠平把紫砂收藏当成了一门事业,他说:“宜兴作为紫砂的发源地,却有许多名家名壶散失在外。另外还有许多民间艺人,尽管他们做的壶丝毫不逊于那些大家,可惜却没能留下名迹。我要做的就是去收集、去发掘。打个比方,那些人和壶就像散在沙滩上的珍珠,我就想做一个捡珍珠的人,把这些个珍珠归拢、整理,然后发扬光大。” 

赞 (0)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