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道洪大师的紫砂记忆

何道洪大师的紫砂记忆

他,是一位自幼在紫砂艺苑耕耘至今,在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享有盛誉的紫砂艺术大师。1978年,他的“十一件梅桩茶具”、“五件鼎梅茶具”被选作国礼赠日本首相;1982年,他的“十二件鼻烟壶”获全国陶瓷设计评比一等奖;1985年、1989年,他的“四季如意壶”分别在日本和香港的“大中国展”、“紫砂陶艺展”上获一等奖;近年,他的“璧钰壶”、“葫趣壶”、“韵扁壶”,分别在首届西湖国际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第三届西湖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他就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

何道洪大师的紫砂记忆
何道洪 磐泉壶

两件力作 展现大师风采

在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何氏工作室,记者采访何道洪时,他向记者展示了两件珍贵的紫砂作品,一件是他在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的“神竹壶”;一件是他经过4个多月精心制作的“桃杯”。记者看了这两件作品,不仅大开眼界,而且为它们的艺术感召力惊叹不已。

先说“神竹壶”。何道洪以其精湛绝妙的制作工艺,高写实地雕琢出“竹”洁雅飘洒的神韵;又用夸张手法将壶嘴、把、盖的竹之“节”、“枝”、“杆”塑造得生机勃发,力贯千钧,营筑出“何氏风格”的审美旨趣;“三件乳丁足”力举“千仞”,并贯穿全壶,不落凡俗。可以说,力贯紫壶,这是何道洪独有的风格。

再说“桃杯”。在紫砂艺术的长河里,有一件“桃”为题材的紫砂珍品,它就是珍藏在南京博物院的“圣思桃杯”。创作新的紫砂“桃杯”,这是何道洪多年来的一个愿望。因为桃在古老的中华文明里寓意“长寿”和“美好人生”,诗词书画等作品不乏“桃”的艺术塑造,再加上他对“圣思桃杯”钦慕已久,且他的恩师裴石民也曾为“圣思桃杯”配杯托。该“桃杯”以一个大桃为杯体,以苍枯而劲拔的老杆为杯把,并由此老杆引出新枝,桃花、嫩桃和飘拂的桃叶穿插洒落其间,从而浓缩成一幅惟妙惟肖的“老树着花”的生动景观。为了做好这只“桃杯”,他整整花了4个多月时间,就像雕琢一件稀世珍宝。

说起这两件作品,何道洪脸溢喜色。他说:“‘神竹壶’是我在壶艺上力求豪放、大气、遒劲的代表作。‘桃杯’出乎我的意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制作、造型上的功力和艺术魅力,以及紫砂艺品所独有的风韵。”   

何道洪大师的紫砂记忆
何道洪 鼎馨壶

独特见解 开创紫艺风格

何道洪在紫砂艺术这条道路上已整整走过了50多个春秋,他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磨炼,对紫砂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紫砂艺术界得到了肯定。

他是16岁那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的,拜有名的紫砂艺人王寅春为师,学习制壶和雕塑技艺。当初,他的想法很单纯,人有一技之长,就可立身处世。然而,当他在师傅的悉心指点下,他越来越感到紫砂艺术深不可测,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只要能将一把壶做出来就行了。紫砂艺术,艺无止境,值得一辈子攀登。于是,他发奋学习,在圆器、方器、筋纹器等方面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此后,他又投在素有“陈鸣远第二”之称的裴石民门下,重点学习花塑技艺。由于他为人谦逊,勤奋好学,得到了两位名师的倾囊相授,壶艺突飞猛进。年轻时的他,就创作出了“十六竹壶”、“组合茶具”、“十一件梅桩茶具”等一批优秀的紫砂作品,成为同行之佼佼者。

何道洪大师的紫砂记忆
何道洪 秦朴壶

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何道洪在继承两位名师紫壶技艺的同时,自己则不断地求新求变。当时,他的作品虽然也像许多紫砂知名艺人一样具有细腻精致的风格,但他并没以此满足。他反复观摩自己的作品,除了工整、灵秀、飘逸之外,还是工整、灵秀、飘逸,缺少一种力度和阳刚之气。而纵观几代紫壶艺人的作品,大多数也是或精巧灵秀,或古朴浑厚,或巧拙互现,或雍容华贵,却难见豪放、大气、遒劲之韵。他苦苦地思索:紫砂壶艺除了精巧灵秀、古朴典雅之外,是不是还应该有一种豪放,一种遒劲?

1975年,何道洪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修造型设计,开始有系统地学习造型设计及现代美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经过这一年多时间的学习,他的艺术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变”的冲动,想变传统,想变风格,变出一种全新的壶艺风格,变出一种属于自己的壶艺理念。但是,变是痛苦的,也是艰苦的,尤其是要冲破自己已有风格的樊篱,寻找另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格绝不是一件易事。在求变过程中,他苦苦地探索,反反复复地试验,一种力度终于在他的紫壶中逐渐显示出来,与此同时,“何氏风格”也逐渐形成:全壶每一处都透射出力的动感,显得豪放、大气、遒劲。他创作的“大松竹梅壶”、“集思壶”、“道鼎壶”等紫砂作品一面世,便在紫砂界引起了震动。有人称:他在紫壶上所表现出来的力度,是紫砂艺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何道洪大师的紫砂记忆
何道洪 集思壶

钟爱艺术 倾注毕生才华

何道洪自游艺紫砂,他的双手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紫砂泥。他钟爱紫砂事业,就像钟爱自己的生命。

何道洪1943年1月出生于宜兴市丁蜀镇,在陶的故乡里,他从小耳濡目染,年仅10岁,就对紫砂的制作勃发兴趣,经常拣些陶土,塑捏小猫、小狗、小鸡等,为日后涉足紫砂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他为了表达自己永远不离开丁蜀这片紫砂热土的决心,特地给自己起了“山蜀”的艺名。

对紫砂艺术的爱,他有着一份坚定的执着。在企业里早上班、晚下班,是他爱的一种见证。他不畏艰辛,孜孜不倦,不断地锤炼自己。功夫不负苦心人,在他不到20岁时,已成为企业里紫砂成型制作的骨干。厂里要他制作“牛盖洋桶壶”,这种壶在当时虽是传统日用品,但要做好不易。他凭着刻苦精神在平凡的产品上做出了名,获得了“何洋桶”之美誉。

无论是在过去的计划经济岁月,还是在如今的市场经济年代,他始终把追求紫砂艺术,创造紫砂艺术奉为第一宗旨,并始终虔诚地呵护着,不敢有一丝一毫的亵渎。1988年,他的力作“大松竹梅壶”被港商高价收购,引起轰动。由于此壶气势非凡,制作精纯,不失为当代一件难得的紫壶佳作,成为港、台一些客商争相据为己有的“梦想”。事隔多年后,又有台商要求复制一件,并许以难以置信的高价作为报酬,但他不为所动。他认为:一则是真正的艺术品是独一的,是不能随意复制的,否则就是对收藏家的一种侵害;二则是艺术不能为利所驱动,否则就会沦为金钱的奴隶,丧失自我。自改革开放紫砂大放异彩以来,他碰到了许多这样的事,可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为人为艺原则。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才艺和艺德获得了陶艺界、收藏界的普遍赞誉。

度过了50多个紫砂春秋生涯的何道洪,不仅结出了累累硕果,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紫砂专业人才,在50余名弟子中,如今有的已获得紫砂专业高级职称。他的两个女儿也从事紫砂事业,较好地继承了他的“何氏风格”。此外,他还不忘“学无止境”,锐意在理论上求索,经常会集心得,发表论文,并参与《紫砂陶瓷造型》教材中“图集”的编写,出版了《珍壶藻鉴》专著。如今,他虽年过花甲,但他觉得自己的紫砂艺术之路还只是刚刚起步。

何道洪大师的紫砂记忆
何道洪 大韵壶
赞 (1)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