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制作之剔红技法

紫砂壶制作之剔红技法

剔红为漆器中的技法。剔红,又称雕红漆,是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剔刻花纹的技法。雕漆大多用鲜明的朱漆,故又名“剔红”。雕漆常以木胎、金属为胎,用漆堆上,少则八九层,多则一二百层,是待漆半干时描上画稿,施加雕刻的一种髹饰技法。

紫砂胎剔红山水人物执壶,明代时大彬制,高13厘米,口径7.8厘米,现由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此件时大彬紫砂壶胎剔红壶是一件非常难得同时又十分重要的工艺品,是以明代紫砂作胎骨的剔红器。

该壶身呈四方形,圆口有盖,与扬州出土的时大彬壶形制相似。壶腹两面锦地开光,一面雕松树、仙鹤,松下一老者倚石案而坐,有小童捧壶旁侍,左边置有茶炉,远景有山峰、浮云;另一面雕两位老者游山的情景,一位握杖,面向山上,另一位手指山石上的灵芝。壶口雕回纹,盖纽雕莲花形,盖上锦地纹雕磬、螺、钟、拍板、鼓、珊瑚、笙、夜光珠等八件杂宝,壶柄、壶嘴及壶通体均有雕饰。刀工比较粗放,与工细严谨的明万历有干支的宫廷雕漆刻法不同。花纹表面颇圆润,和清代剔红锋棱尽在的刀法又有明显的区别。《故宫博物院藏雕漆》(1985年10月文物出版社)图录将它定为晚明的制品是可信的。

进入清代,以紫砂胎作骨胎的剔红壶还有几件,但从造型及装饰来看,远不如这件时大彬款的剔红壶。今天紫砂壶中的装饰已没有使用剔红来装饰的了。

赞 (0)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