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工艺的师承传统对了解壶的工艺特点有什么意义?

   紫砂壶制作技术的学习有着与其他工艺行业类似的情况,就是以师徒传承为主,学徒拜师,然后接受老师的言传身教,打泥片,拍身筒,琢壶嘴和把,学习传统壶类中最基本的几种造型,这样练习几年下来,徒弟学到扎实的基本功,传统的壶亲也学习了不少。每一个样式有相配套的工具,也是由师傅教徒弟制作的,渐渐地工艺制技日益长进,各类壶形的制作都能学会,并且能灵活运用于制作工具,徒弟的学习期基本就结束了,一般来说,专学一类光素圆器或学花货方货等,以后也专做这一些类,还有一些学徒在后来的创作中渐渐学习了其他门类,徒弟在学习期间,还经常临摹师傅及前辈名家的作品,如时大彬,陈鸣远等人的名壶,临摹后所感情到的就是对形神气态高下优劣的分野,领会工艺技艺的周到利落等最上乘之功,可以渐渐在临摹中学到上乘的境界,同时渐渐融入自己的个性和认识,仿古中有创新,创新又脱离传统。

历史上有邵大亨掇球、程寿珍掇球、有着不同的个性风格,同样壶形有不同的处理。今天许多临摹的作品如仿寿珍掇球,工艺制技的精细远过于古代,但在气质上做与古代大师相抗衡则不太容易。有的临摹壶上有仿古的名款和印章,即使是为博物馆制作的复制品也公开表明,这些与刻意以假乱真是要区别开的。

因此,从作者的师承与学艺的经历可以使人了解壶的工艺有所壶的工艺特点,从源流上对壶的工艺有所认识。顾景舟的弟子,会有非常明显的“顾派”工艺风格,有些壶的制作连工具也区别明显,行内人一眼可以看出作者的,即使是创新的作品,这种工艺的流传痕迹也会非常的清晰,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紫砂工艺自身有严格工艺体系。

赞 (0)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