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泥画的指法与技巧

大拇指手工泥画(贴花、堆花)是宜兴陶瓷装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有高度的艺术成就,是广大艺人智慧的结晶。在国内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并早已著名于世,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艺术家们运用简练概括的指法与泥,描绘出各种动物花鸟虫鱼,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是有有优良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并且从古代很早就运用图案艺术形式,把花鸟、动物、虫鱼、蔬果、人物、农作物和山、石水等纹样,装饰到各种公众工艺美术品和使用器皿上去,丰富了我国的艺术宝库,它给人以新鲜、健康、美好的感受,起到丰富和美化生活的作用。

拇指泥画的指法与技巧

陈凤鸣蝶恋花

七十年代初本人进厂时,出口陶车间一排兴旺景象,所谓的出口陶就是世界各地来定制陶瓷,出口各国。主要装饰手法就是泥画,跟老师傅从最基本的指法学起。几千年来老祖宗遗传给我们的纯手工艺术博大精深。我想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弄懂这门艺术的精到之处,进一步喜欢它。本文仅从三十多年来,从事大拇指泥画的经历谈一下指法体会。
    捏法:一开始第一步就会用到捏(后面在画面的操作过程中,也穿插出现各种捏的手法)。开始的捏用大拇指与食指,从贮存泥料的盘里(或其它贮存器皿),把需要的泥捏一块或一粒,传给左手,两手掌心相搓,成圆棍形,左手握住,接着付泥,右手接过,大拇指开始操作绘画。画面中前后会出现各种捏法:有粗捏、细捏、捏大、捏小、捏扁的、捏方的、捏长的、捏短的等各种捏法。也有把各种颜色的泥块像绞泥形式捏在一起使用的手法。
    搓法:搓在画面中出现以线为主,似工笔的勾线,与工笔不同的就是它的泥画效果不同,它一般没有染色手法。优势像白描的勾线手法,优势单用带有色的泥料搓成线条。它的用线方法与国画方法、剪纸方法、木刻方法都有区别。可以说这是大拇指泥画具有个性的一个方面。如作一只工整的鸟,先把底平涂,上面一层一层搓成线条贴羽毛,这方法与国画顺序相反。如堆贴工整手法的龙,它的触须、胡须等也都是搓成线条,堆贴而成的。如堆贴工整的松树,它的松针(松叶)很细很匀,也用搓线条方法,堆贴而成的。这种方法十分耗时,因为松针量特别多。其它还有好多搓的手法:搓粗、搓细、搓长的、搓短的、搓一头秃一头尖的、搓橄榄形两头尖的等。
    搓:用大拇指与食指捏一粒泥,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借用左手心,搓成线条状、树枝、花的枝干等各种线条。用大拇指把搓成的线,往坯体画面中揿、摊、匀成各种线条状的图案,如用很细很长的线条堆贴成水纹、云纹、虾脚、鸟脚等,这是很见功底的手法。
    捻法:几乎每笔都用到捻这个手法,捻就是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或就用大拇指和食指二个手指捻一粒泥,捻成米粒形状的,堆贴龙鳞、藓、树皮等。堆贴团云、扁担云、平龙、叶瓣、大小圆点、龙眼珠、鸟眼珠等,许多泥粒都通过捻的手法。
    揿法:单用大拇指,把捻好的形状各取其所需,揿到该堆贴的位置上去,进行堆贴。有的揿一两下,有的揿数下,这个动作为的是要求相对固定位置,使下一步容易操作。也有其它揿法:如堆贴龙须、凤尾、树枝,需要搓成长的左手指拿好,配合右手大拇指从一头来时往坯体上揿,一点一点往坯体上揿,揿到整个线条相对固定,再用其它手法去彻底完成最佳形状。如在完成一幅比较大的画面,那就会用相当多的揿法。

拇指泥画的指法与技巧

丁小明龙腾四海

摊法:摊(我们地方话叫“泥”,因为我们发音硬的关系)。此法在写意画面中使用最多,即所为“摊功”。先用大拇指与食指(食指只是配合一下),捏一粒泥,大小根据画面的要求而论,从米粒大小到橄榄大小不等。用右手大拇指(一般只用右手大拇指)按到坯体的画面中去,用大拇指第一节三分之二处,在泥粒上左右上下慢慢把泥粒摊开,注意不能一下子就摊开,形成中间薄、边上厚(这一点是特色)看上去饱满、滋润、均匀(此一点功夫在行内术语叫“玉气”)。好比国画中的“黑气”,我把它就看做“泥气”。要把摊练就有神韵,不是一年半载,那是要花大功夫的,还要因人而异。二00二年七月,我去常州拜访我们堆贴画的老前辈,一代宗师杨耀生(当年九十三岁)老先生,他老人家抓着我的手,交代我这个后生堆贴手法的几个要领,其中重点提到的一点就是摊功,它说泥要摊得光滑,泥不能多,但要看上去饱满,(不能堆死泥)要有“玉气”,这很传统,这个本领要发扬光大等等。
    撕法:我们地方话有的把撕叫“哼”。这个东西撕开,把它叫做“哼开”这也是传统手法里叫惯了的一个关键手法。这手法在这门传统艺术门类里面有重要地位。所谓撕,首先捏一粒泥,在坯体上相对揿紧,一般用大拇指的三峰,哪三峰呢?就是大拇指的正前锋,也可比作中锋,还有大拇指的两边,两侧峰。偶尔也会用卧峰。由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撕去,可撕向四面八方。这要看泥的功力,如泥练得炉火纯青,那你能发挥自如、得心应手。撕的时候掌握快、慢、轻重,需要露峰、还是藏峰,散峰、还是聚峰的效果。一笔出去能形成墨的五色焦、浓、重、淡、清的效果。因指法的边花,表现出粗、细、宽、窄、长、短、厚、薄、尖、秃、直、弯等效果。同时能表现出或刚健、或厚重、或浑朴、或稚挫、或潇洒、或简淡、或劲疾、或滞湿、或酣畅、或淹润、或苍莽、或飘逸等各种不同审美效果。一般常见的有云、水、雨、草、须、毛、叶、蟹爪、龙爪等。
    扰法:扰是很传统的民艺派典型的一个手法。扰法一般出现在图案中的扁担云、鸟的翅膀、鸡冠花等这一传统手法很夸张,表现了图案的精神,有线条美、抽象美、立体美、个性美。扰这个手法要多练,要掌握过硬的手法才体现出它的精气神来。做到扰出来的花纹不起毛、光滑、立体感强,也就是做到行内常说的术语有“玉气”.一笔过去要做到快、慢疾、徐、顿、挫、轻、重等。借用鲁迅先生评顾恺之“写意”画的妙语那样“以形写神”、“迁想妙的”、“思侔造化”、“物与神会”,做到“紧劲联绵,循环超忽,格调逸易,风趋电疾”。很有“写”的味道。用张彦远语:“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全神气也”,来评价我们历代大拇指泥画的艺术大师们这以指法也不为过。
    摞法:用大拇指把泥粒重叠起来如:花瓣、云瓣等,一般需要面积的一点,比较厚点的,一层加一层,甚至加上许多层次的。
    挓法:用大拇指的中心位置,把大一点的泥粒向四周展开,反复来回运动,促使其平整,光滑,均匀,有润的感觉。这个需要大面积,如大面积的叶片,山平面等。
    拖法:用右手大拇指的前端与食指第一节的弯处并拢,捏好一个手型,抓住已准备好的泥线,把泥线的一端捏在右手大拇指与食指间,依在坯体上,另一端托在左手掌心,随着脚的移动,往后边拖出线型。一般专为打边框使用,成各种直形、圆形、弯形、异形的等。
    推法:用大拇指与食指捏一粒泥,看当时的需要而大小两指捻一下形成基本的长圆形,然后食指抵住泥的前面一头,大拇指按住后面一头,按在坯体上,大拇指稍微向后方(由里向内),向前推进形成平面,形成带状。另一个常用方法是先把一个专用工具压筒,拿一块泥放进去,挤压出均匀的线条来,然后左手拿着一条比较长的,印需要而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右手食指抵住大拇指外侧、内侧压线向前移动,用力均匀,厚薄操作时手上注意掌握,一般采用平整的、均匀厚薄不变的画面,如边框、平龙、水浪等。

拇指泥画的指法与技巧

范建中祥龙汉云

摁法:用大拇指的前端或侧面,在已行好的线上摁出纹样,一个接着一各摁出指纹印来,如边框的花纹、树皮、树干、树节纹、或山石的皱法、或鸟的纹路、或摁出各种花瓣等纹样。
    堆法:用大拇指把泥粒、或搓好的线条,或捻好泥粒的形状,以摁为主轻重适度往坯体上摁上去,然后再匀一下。如龙鳞、鸟的羽毛、花瓣等,是比较工整的图案手法。
    贴法:用大拇指把泥粒、或线状、或片状、或其它已捏成、印成的形,贴在坯体上去。如鳞片类、羽毛类、花瓣类、其它形状,累积、排列的贴到坯体上去,还有少数印制好的高浮雕状的。如龙头、动物之类粘贴到需要的位置上去。
    匀法:用大拇指在大面积的图案中央进行平整,在摊、揿、摞的基础上进行收拾来回反复匀泥的表面。像大的叶子,大的动物与鸟的表面和层与层之间,进行匀泥的表面。特别是推的边框纹样要进行匀平整,也有脱出来的边框把它变成平面的,这要全靠匀出来。必要时还要加少量的泥,进行补救不平整的地方,使之达到平整,更有“玉气感”。
    凿:这一道工序在整个泥画里面是不可缺少的。凿是艺人们在前辈手里学来的。代代相传。这个工具没有卖,买来的也不适用。不是这个专业的人对使用过程不理解,所以也做不到位。就是艺人们中间相互的工具也用不习惯,当然做工具的水品高低差异也很大。制作小工具的材料有竹、木也有少量铜、铁其它材料。小工具,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扁形、尖形、弯形、直形、异形、松针形、米字形等。把小工具在堆贴好的画面上进行最后加工一下叫凿,更显示出有民族特色。

赞 (0)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