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炼紫砂泥

紫砂壶如同玉石等历代古董雅玩般,除了泥料本身的优劣,还有造型、线条、年代、工艺等左右着壶的价值。而归根结底,泥料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标准。 

千锤百炼紫砂泥

从地下直接开采出来的紫砂矿,称之为生泥,致密块状结构,需要经过炼制才可以用作制壶: 

1、首先将不同泥色的泥料选出来,放在露天的地方自然风化。因为黏土矿物中含有膨胀矿物存在,遇水容易膨胀,使泥块松散开来,成为豆粒大小。 

2、接下来,将泥粒粉碎,过筛淘洗(明代紫砂泥料的目数为25-30目,清中期为55-60目,近现代为100-120目),这一过程为澄泥。“分畦茹滤”就是指澄泥处理的意思。 

3、再下一步,在澄泥基础上,加水调和筛下来的泥料,进行人工踏练,称之为炼泥。 

4、待炼到软硬适中时,切成适当大小的方块,放置在阴湿的地窖中陈腐,称为养土。(这就是很多工艺师家中都有地窖的原因之一了)。养土的目的在于使泥料的水分得到均匀的分布,以利胚料氧化,并让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提供可塑性,如此减少成型和干燥时的开裂现象。 

未经风化的泥料性暴,通过陈腐可除去“火”气,泥料陈腐时间大多在一年以上,泥料陈腐的时间越长,泥性就越好,所制陶器质量越好,经过陈腐的泥料即成熟泥,可直接作制壶备用。养好的熟泥,就像“醒”好的面团一样可塑性强,手感更舒服,具备了良好的成型条件。 

紫砂泥的这套处理,长久以来一直停留在“手锤脚踏”阶段,并且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耗力大,效率低。目前,宜兴炼泥均已采用机械粉碎,生泥自然风化后,经过机器粉碎,过目后进入真空练泥机捏练,直接制成熟泥,不必再经过陈腐养土。真空炼泥具有效率高、速度快的特点,但与手工炼泥所制的紫砂壶相比,烧成后有较大差别: 

手工熟泥,经过手工成型后,由于胎体泥团颗粒粗细不一,烧成时体积收缩不一,表面颗粒略有突出,且因长期陈腐,有机质形成,显得滋润光泽,富有质感,而疏松的团粒堆积,形成了一定的空隙,有较好的气孔率和吸水率。 

机制泥料,由于在粉碎时使用了雷蒙机破碎,经高速旋转而破碎的泥料几乎均等,再经练泥机强力搅合,在烧成条件相同时,尽管表面光洁,但吸水率和气孔率有了明显的下降,既影响艺术效果,也影响实用功能。 

宜兴老一辈的紫砂艺人,为了保持传统工艺的特点,仍坚持传统炼泥方法进行手工制作。对于特殊的优质泥料往往会养数十年,绝对的惜土如金,非遇佳制,绝不会轻易取用。 

赞 (0)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