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名家品陶谈紫砂壶鉴赏外话

—品陶

玩一样东西,就要知其详细。当保管员。如果专业知识很丰富如果藏品很多,却对此一窍不通,其人只配,而藏品却拿不出象样的来,其人只能做理论家。若是,既有高等的收藏;又具专业的见解;亦见虚怀若谷的心境。那其人才能配称: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

收藏和鉴定其实是分不开的。不懂得鉴定的人,因家庭原因,或因机缘巧合,未必没有好的收藏。但未必懂得爱惜和保护,在他们手上损失的几率比较大。而懂得鉴定的人,珍惜机会,慧眼识物,迟早会得到好的藏品。且一旦拥有,就很难轻易流失。鉴定能力,其实也是考验一个收藏者境界的一个尺度。一般来说,能力和境界是成正比。没有鉴定能力的人,往往最固执己见。

收藏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藏品知识,可以说是一项最丰富、最复杂的学科。各个行业、各个门类、各种窍门的资料都要涉猎。学无止境,不进则退。就是现在有很好的鉴定能力,也不能就坐享其成的停滞不前。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决无一劳永逸的时候。更不能自己觉得像天生的超人一样,无所不能。有五成把握就说成十成,有三分颜料就开起染坊。人无完人,科学需要刻苦专研。不是一点小小的名气,就能把凡人变成神仙。

收藏有着包罗万象的知识面。从来,没有人能说全部精通。一般只能在一样或几样,比较内行就很不容易了。

紫砂这项,比较复杂,特别是老壶,不下几年苦功来专研,怕很难掌握。初玩老壶者,难免有’吃药’、’交学费,的过程.这并不丢人,也不可怕。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就一定会出过人的成绩。就怕有侥幸,合理:认为自己得到的’这东西’比较少见,没准是真的。而听不进任何人的见解。其实,仿品不一定到处有相同的,才能证明是。反之,真品也不一定’无独有偶’而否定。   

看老壶真伪方法,不外乎:泥料,做工,印章,壶型及装饰等综合因素。要以为壶内有’茶山’,就一定是老的;不要以为买了于’老’,也要分什么程度。十年,二十年是老,百年,’户家’的,就一定真。几百年,也是老。由于紫砂壶,有特殊的’毛细’,容易吸收茶滓,所以’包浆’容易形成,显得’老’。如果有人刻意’养壶’,’做旧’的话,百年的’包浆’效果。相信壶在三五年内,就能达到几十年到上百年的‘包浆’效果。

再者,紫砂是不同于其他艺术品,如瓷器一样就连中央电视台,一般紫砂的鉴定,都是由陶瓷,:有大量的标准器可比对。书画篆刻,古玩杂项的专家,和壶艺名家,收藏家,文化人等兼职鉴定。以至经常:同样一件东西,在不同场合就会出现孑然不同的鉴定结果。

一是,鉴定者本身的能力所致;
    二也,不排除存在’利益衡量’时的故意行为。

有人说,现在有些’专家’的眼光,还不如’练摊’的厉害。确实存在这种可能。因为有些专家,只会’纸上谈兵’,和仅仅看一些大博物馆的东西;无暇顾及,甚至看不起其他途径:如商铺,市场和民间的艺术收藏品。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仿品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看东西,往往只考虑符合的特征,或是排除可疑的因素。却不知:仿品专为’此招’而生存。像这样自以为’成家’,就不必虚心学习的’专家’,闹出笑话来,怕是早晚的事。

但是,假的终究是假的。不会因为,老说’真’,而最终变成真的。真的,毕竟是真的,决不会因说’假几而会’同化,变质。经得起时光沉淀的考验、经得起大家的质疑推敲;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真’。谁不希望自己捡个大漏,谁不希望自己的都是真品。但最重要的是,不能整天胸醉在自己期待的喜悦中,固步自封。任何宝贝,自己说好,不能算好。人家说的,才是。

所以,收藏者心态一定要平和。做到变故坦然、得失随缘,确是一种高等修为。不要因有些的结论,出乎所期,而感觉无法承受。要客观、从容的面对收藏真相,面对真实世界。相信科学,相信您所相信的信念,收藏的乐趣才能充分体现。有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只要多看、多学、多比较、多请教,任何人都会成为此项的专家。收藏之道,山高水远,愿与大家共勉。

赞 (0)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