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茶具的意境

紫砂茶具的意境

午后,沏一壶清茶,品浮生半日,可谓人生幸事。中国自古便是茶的故乡,同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一盏好茶,容天地人一体,不仅有茶的淡雅,还需要有茶具的配合,不同的茶具泡出不同的茶,其茶味、茶色以及口感都会有所不同,所以人们在挑选茶具时,总是小心翼翼,配合着自己的茶叶,以免被茶具破坏其原有味道。

茶具中最让人们熟知的便是紫砂壶,一方面是因为它的造型美观,另一方面便是泡茶时会有许多优点。比如,紫砂是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材质,气孔微细,密度高,使得茶的原味得以留存;又因为它的透气好,用它泡茶不易变味,暑天越宿不馊,久置不用,也不会有杂气,只要用时先贮满沸水,立刻倾出,再浸入冷水中冲洗,元气即可恢复,泡茶仍有原味;而壶身使用越久,色泽越发光亮照人,器身因抚摸擦拭,变得越发光润可爱,使得气韵温雅。

而说到紫砂壶的起源,就不得不说一下明代正德年间嘉靖时期的供春,作为书童到金沙寺伺读,闲暇时看到寺内老和尚用当地特有的紫泥捏制茶壶,饮茶参禅。也许是出于好奇,他就取了老和尚洗手后沉淀在缸底的洗手泥,参照寺院内大银杏树的树瘿,制成了新壶,老和尚见了,双目一亮,连声赞叹“好壶、好壶、后生可畏!”当即取名“供春壶”。这就是最早的紫砂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短短12个字,令人如见其壶。但也就是这一把小壶,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才显得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

紫砂茶具的意境
国工 陈夕良 供春

紫砂壶贵的不是原料,而是其文化含量。紫砂泥虽有优劣之分,但不是作品价值评判的关键因素。在众多紫砂壶中,如何挑选到一把好壶,无论是紫砂新生还是老手,都是一个难题。投资收藏紫砂壶时,需要投资者具有“慧眼识珠”的本领,毕竟紫砂壶存在着良莠之别。

而在紫砂壶的市场价格中,1994年中国嘉德开启了国内紫砂壶拍卖的先河。之后,翰海、朵云轩、保利、西泠等拍卖公司陆续开始拍卖紫砂壶。2010年春拍中,一把创作于1948年的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相明石瓢壶”,引起藏家的激烈竞价,终以1232万元成交,创出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2013年2月5日在多伦多举行的一场中国艺术品拍卖会,顾景舟制“朱泥文旦素壶”拍出39万加元,含手续费,约合243万元人民币,成为海外最贵紫砂壶。

意境是壶的精神思想内涵,一件优秀的紫砂作品,源于生活,既要方便使用,又能陶冶性情,让爱壶者在使用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这种美的气质是由健康的情感来表达健康的意境。

品茶品的是心境,当紫砂与茶水化为一体,如同万物归一,将意境带入生活,让享受带入人生。

赞 (0)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