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小纳乾坤—把玩的是品味,收藏的是文化

  紫砂壶是极其珍贵的,有“价埒黄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土一丸”之说。然而,紫砂壶贵的不仅是原料,其文化含量也是因素之一。紫砂泥虽有优劣之分,但作品的文化内涵也是其价值评判的关键因素。其作品内在的精、气、神韵诉说着艺术大师丰富的人生阅历,生活情趣,鲜明的人格个性,常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震撼力。

壶小纳乾坤—把玩的是品味,收藏的是文化

  据史料记载,紫砂发于北宋,盛于明清。宜兴羊角山发现了紫砂制作的各种陶罐、陶壶,但仅作为日用品。到了明代正德年间,宜兴进士吴颐山在金沙寺中读书,其书童供春利用侍候主人的空隙时间,学金沙寺老僧制壶,并且进行了自己的改造,把原来实用性为主的具制作得更有文化气息。当时文人们对于奇石有种独特的审美,他们认为“丑极”就是“美极”,如果一块石头达到了“瘦、漏、透、皱”的程度,这就是一块美石。当时供春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也就是树瘤的形状做了一把壶,并刻上树瘿上的花纹,烧成之后,这把壶非常古朴可爱,很合文人的意,于是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一下子出了名,人们都叫它供春壶。由于身份原因,供春结交的都是一些读书人,文人爱喝,大家在一起谈论文学时品茶聊天,所以供春壶在文人中一下传播开了,供春也因为制作了史上第一把仿生壶,将紫砂从实用器变为了实用与艺术相结合,而被尊为紫砂壶的鼻祖。

  到了明代时大彬时期,文人墨客十分喜爱紫砂壶,却觉得大壶携带不便,于是时大彬便接受了文人的建议,由制作大壶改为制作小壶,并创制了许多制壶专用工具以及壶式。

  及至清朝嘉庆年间,陈曼生设计出了名噪一时的曼生十八式,并邀请当时的制壶名家杨彭年等进行合作,由杨彭年制壶,陈曼生自己刻字,当时人们称之为“名工名士,允称双绝”。文人与紫砂壶的完美结合,让紫砂壶具由田间地头的生活用具上升成为文人墨客的案头雅玩,甚至是价值连城的收藏品,而名匠制壶名士刻字的合作方式也流传至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