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圆竹,气节长存

  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而在日本,竹子则是真实与奉献的标志。对于佛教和道教、作家、艺术家来说,竹子笔直的线条和中空的结构本身就有极其深刻的象征含义。

  陈夕良的这把《祥和圆竹》整个壶由一根竹子设计而成,壶把利用竹的特质弯而不折,折而不断制作而成;壶身利用竹中空的结构,作者巧妙地用紫砂泥把竹细长的中空慢慢放大,最后制成圆形,构思独特;壶嘴呈之字形,旁贴飘洒潇竹一枝,爽朗清丽,刚劲有力;壶盖被塑嫩竹一枝,似乎刚刚破土而出,匀稍而有韵致,破具动感。

  壶,色泽可亲,饱满圆润,稳重大方。当小小的叶置身壶中,注入沸水,开始上下翻腾,慢慢散发出阵阵的清香,不只是香,似乎也闻到了竹的清香,还有那泥的芬芳!

祥和圆竹,气节长存

  细观壶把,我们像是看见了在被大雪压弯了的竹枝,弯而不折,折而不断,透视着为人的刚正。明太祖朱元璋曾给竹这样的刚正之誉:“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壶身飘逸的潇竹,让我们看到袅袅婷婷的竹子齐齐伸向天际,似剪的竹叶把春夏秋冬一一剪去,只留下片片的回忆。那多情的暖风,把竹的清香送入鼻息,沁人心脾。无比的清纯,溶入深深的记忆,时时回味。

  壶盖上一枝破土而出的嫩竹,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作者再次巧妙地把嫩竹设计为壶钮,不得不让人感叹作者的智慧!整个壶体的中心、重心及壶的底心落于一线,稳定而均衡;壶身之线、面,精致细润,形成完美的结合,而壶把与壶流的相互呼应,匀称均衡;整个壶浑然天成,制作工艺精赞,既有艺术品的观赏性又不失壶的实用性,美哉!妙哉!

  由壶可知其人,壶中蕴含有丰富的人生哲理,也透视着作者的品格。明月如霜,好风如水,凉爽的闲庭中,翠竹依阶低吟,挺拔劲节,清翠欲滴,婆娑可爱,既有梅凌寒傲雪的铁骨,又有兰翠色长存的高洁。那“劲节”、“虚空”、“萧疏”的个性,使作者在其中充分玩味自己的君子之风。它的“劲节”,代表不屈的节;它的“虚空”,代表谦逊的胸怀;它的“萧疏”,代表作者的超群脱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