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时大彬款紫砂壶

  说到紫砂壶,只有江苏宜兴紫砂宜兴紫砂壶艺以其温雅细腻的质地、千姿百态的工艺造型和特有的文化气息为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士所喜爱,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独占一席之地。明代中期以后,出现了时鹏、董翰、赵良、元畅四大制壶名家。时鹏之子时大彬是晚明最负盛名的紫砂大师,最初仿制供春壶。后来改制小壶,以便适应文人阶层追求淡雅、超俗的审美风尚。他象所有的古代艺术大师一样,对自己的作品有着极其严谨的态度,“遇有不惬意,碎之”,绝不允许其流传下来。这种对待艺术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使得大彬壶在当时就已经名重艺林,只有极少数的文人骚客能有幸得到大彬亲手制作的壶,且大都秘不示人,甚至主人死后将壶陪葬身边,其珍爱程度可见一斑。大彬壶制作稀少,而且使用率极高,很容易损伤,这也是留传至今如凤毛麟角的一种客观原因。现在社会上有不少制作精湛又有时大彬款识的器物,但能确认为真品者是极少的。

  香港著名收藏家罗桂祥先生曾经研究过海内外有明确纪年的大彬壶或同时代壶的体积,最大的属于1965年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明司礼监太监吴径墓出土的紫砂提梁壶,连同提梁在内也只有17.7厘米高。同时出土的有纪年墓志,对于我们认识时大彬时代紫砂壶的面貌提供了可靠的借鉴依据。据初步调查,明代紫砂壶的高度以11厘米至16厘米居多,也就是中、小型壶占绝大多数,超过20厘米高度的紫砂壶基本没有。太大的壶体不符合当时人们“每一客,壶一把”的饮时尚,而且过大的容量茶香易涣散,既浪费茶叶而且情趣皆无。大彬壶真品的紫砂胎具有“砂粗、质古、肌里匀”的特点,多以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取胜,很少见到图案装饰和诗词题记。在香港茶具文物馆、美国佛里尔美术馆、三藩市亚洲美术馆以及个别的私人收藏家手中也有明确纪年款的时大彬紫砂壶,但总数没有超过二十件。形制除此四例外,还有僧帽壶、六角方壶、印方方壶、瓜棱壶、开光方壶等。就壶体大小而言,没有超过20厘米的高度。这些仅存的大彬壶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大多属中型壶,而且多为光素无纹,追求素面素心,为的是呈现紫砂的色彩美。最后要提及的是,大彬壶真品阴刻款识多在壶底或底与柄之间的空隙处,字体近似欧、柳,结构搭配有力而结实,刻法深峻有力,流畅自如,功力极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