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紫砂


“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深得酒中况味而斟酌出来的佳句。相对于紫砂壶而言,小小茶器,气象万千,个中天地宽广。在我看来,手可盈握的紫砂壶,不仅具有铁石梅花气概,而且蕴藉山川香茶风流,面目可亲。

“温故知新——王鹏紫砂收藏及当代紫砂艺术精品全国巡展”所释放的信息丰富多彩。首先,这样一种作者方阵,摈弃了沿袭已久的陈旧组织方式,清新脱俗。其次,参加巡展的一百多件展品,注重工艺传承和紫砂本体语言表达,以美器悦人眼目,以经典、朴素、大度这些风范愉悦人心,守住了当代中国紫砂艺术不可或缺的根本。从作者方阵构成看,新生态紫砂艺人不在少数,他们是当下宜兴紫砂艺苑出类拔萃的中青年才俊,其情形,恰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紫砂壶作为精美茶具,人所共知。所谓“两三寸水起波澜”,通常是描述紫砂茶壶泡茶的精妙之处。在我看来,风雅茶器的本来面目,与香茗关联,与茶道关联,与中华文明关联。令人欣喜的是,在“温故知新——王鹏紫砂收藏及当代紫砂艺术精品全国巡展”当中,许多紫砂艺人在这个方面有了不俗表现。吴东元的作品内敛而蕴藉丰富,颇有梅调鼎情怀、王东石风格。华健的作品师古而不泥古,线条和块面结合精当,器型端庄清丽。范建军的作品在几何形体的把握上恰到好处,有设计感而不失紫砂陶本真。姚志源的作品主张个性创造,文化附着厚重。余仲华耐得寂寞,潜心向艺,以“海水经不住勺子舀”的意志悉心造壶,其作品在繁复与简单之间游走,新意迭出。周刚钟情于紫砂雕塑,他塑造的紫砂七老艺人头像、昆曲人物等,富含个性表达,对紫砂材质的拿捏恰到好处。我注意到,在这个作者方阵中,王翔、葛知等年轻紫砂艺人也有不俗表现,创新和创造成为当下优秀年轻紫砂艺人的重要品质。

紫砂壶是个好物件儿,紫砂茶具被誉为茶器之王。它荷载了太多的中国文化,因而成为象征意义上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冯骥才与张颐武合作编辑出版的《符号中国》系列丛书,对于宜兴紫砂壶有这样的评述:“紫砂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这个符号已经积淀了人文、社会的价值,它也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最高境界,让人的精神能得到升华。这个过程创造的精神文化价值,确实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最宝贵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善待紫砂,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

毋庸讳言,“温故知新——王鹏紫砂收藏及当代紫砂艺术精品全国巡展”也为宜兴紫砂艺苑带来一缕清风。紫砂艺人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未来走向如何,这些也值得宜兴紫砂艺苑成千上万紫砂从业者思考。这些年来,宜兴紫砂工艺回归作坊,紫砂艺人从紫砂工厂的组织形式中分离出来,成为高度社会化的个体。在拜金主义流行的现实社会里,这个人群的共性特征中也存在贪婪、狭隘、唯利是图等等丑恶,他们选择了获取财富的捷径,其行为往往与紫砂美器所具有的美好特征背道而驰。为数不少的所谓紫砂名家其实并不是制壶高手,他们甚至不能独立完成手工成型、修坯、镌刻等传统活计。去年,紫砂艺苑长期存在的代工现象得以暴露在阳光下,在紫砂名家群体因此被降低社会评价的舆论氛围里,这种不名誉行为受到实质性打击,壶迷壶友在采购名人名作时变得更为审慎。事实上,宜兴紫砂艺苑对于外界的批评指正,任何轻视、包庇纵容和避重就轻的行为,将会使得宜兴紫砂持续陷入信誉危机,或者因为讳疾忌医而直接导致“齐桓公之死”。

在我看来,对于宜兴紫砂艺苑而言,善待紫砂,重在调整心态,端正创作态度。对于年轻紫砂艺人而言,要汲取老一辈紫砂大师身上所具有的宝贵品质,以优秀的作品发表声音。“温故知新——王鹏紫砂收藏及当代紫砂艺术精品全国巡展”的作者方阵是一个不小的人群,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有长短”,这中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尤其难能可贵。一个人群,不同于一畦菜蔬,也不同于一茬儿稻麦,倘若要在强手如林的紫砂艺苑有所建树,必须有过人之处,能者为师。(“温故知新”主题作品即将由瀚海在京举行专场拍卖会,本文为《壶中天地》之“温故知新”特刊撰稿)


赞 (0)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