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来搬去顽石变金

  石头的优劣,有时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妙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又取决于观赏者的文化积淀及想象力。

  今天,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私人空间的打开,人们开始在家居生活中注入更多的艺术元素,以明清家具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家具及老宅中拆下来的雕花窗板也进入现代居室,在观赏植物和鲜艳丝织品的映衬下,形象地注释了后现代主义的审美观念,为都市时尚重新定义。但是,如果在客厅或书房里缺少一块浑然天成、奇形妙构的赏石,那么中国元素可能就是不完整的,所有的装饰就缺少一种压得住阵脚的分量。

  从别人的垃圾中挖到第一桶金

  “现在城市人的居住条件改善了,奇石收藏与玩赏就有了很好的物质基础,这也是赏石收藏方兴未艾并呈现蓬勃之势的原因之一。”徐文强对记者说。

  徐文强是海内外著名的观赏石收藏家,现任中国盆景观赏石协会副会长,也是1月17日新上任的上海市观赏石协会会长,他的收藏经历可以看作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赏石界从复苏到繁荣的一个缩影,并可从中梳理出一条观赏石经济价值再发现的路径。

  上世纪70年代末,十年动乱刚刚结束,中国人从层层密布的政治阴翳中摆脱出来,在物质生活比较贫困的背景下,迫不及待地追求起精神上的娱悦。花鸟鱼虫重描日常生活细节,在江阴路一带就形成了一个自发的市场,周末人气相当旺。徐文强在更早一些时候就在老法师的影响下喜欢上了盆景,市场形成后,他捷足先登,到处收购流散民间的紫砂盆。这种紫砂盆大不过盈寸,却往往由紫砂名家亲手制作,小器大模样,比如陈鸣远、陈文清、徐友泉、葛明祥、逸公的都有,但因为很多人对它的艺术价值还没有认识,店老板一般将这些蓬头垢面的宝贝与零星旧货混在一起标价待沽,价钱很便宜,他前前后后买下两三百只。此外他还玩起了树桩盆景,家里小,只能在阳台上做世面,有二三十盆相当不错了。年纪轻轻的徐文强已有一定的经营意识,自己玩了一阵子后就出手,掘到了第一桶金。

  有了一点本钱,他开始玩起了观赏石。当时,民间古玩市场刚刚兴起,陶瓷、书画、玉器很便宜,在“文革”劫难中流散民间的老供石也不少,但被别人忽视,徐文强对奇石情有独钟,寻寻觅觅中收藏了一些颇有年份的老供石,比如太湖石、英石、灵璧石、宣城石等。这个阶段他主要是看好其中的经济价值,购进一段时间,有人想要,谈到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欣然成交。后来他与朋友在新锦江大酒店对面开了一家专营观赏石的陶庐艺术公司,他任总经理,做起了针对高端客户群的生意,其中包括老外。

  “老外也玩石头?”记者问。“石头是中国人才玩得懂的东西。它是中国的抽象艺术,是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沉默的诗,需要有中国的文化背景,并且有相当深厚的文化积累才玩得转啊。”

  在徐文强的办公室里,他对准一块灵璧石轻轻叩击,清脆的钟磬声非常悦耳。“不要小看老外,他们中有研究中国文化的高手,水平不比大学教授低。再说,他们即使不怎么懂,但一直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沉浮,嗅觉比我们灵敏多了。有一个美国犹太人,叫罗森·布洛姆,在国际赏石界很有名,他在70年代末期就派人到上海来收购观赏石,文物商店、友谊商店、工艺美术品门市部都有相当数量的老石头,属于抄家物资,当时大家都不重视,所以价钱不贵。他凭借着雄厚的资金狂扫一圈,举重若轻地收入囊中。这些有年份的石头运到国外,翻几个跟头出手不成问题。而今天,我到国外发现好的奇石,就会不惜一切代价买回来,包括古盆、古玩。”

  灵璧石的价值再发现

  90年代初,经过陶庐的数年经营,徐文强对中国艺术市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个偶尔的机会,他认识了灵璧县的朋友,朋友透露山上还有大量石头未经开采,“藏在深山人未识”,不妨去看看。于是徐文强带了一点资金,直奔安徽灵璧县。

  “当时,灵璧真穷啊,我们住的旅馆也是用石头和烂泥筑墙,茅草盖顶的,房间里只有几张破八仙桌。当地农民吃窝窝头,做一次吃一个礼拜,挂在房梁上,吃时取下,硬得像石头,砸得死人。但上山后发现石头真多,脚一踢就露出一块,洗洗干净,摆一个角度,就是观赏石了。”徐文强对记者说。

  第一次,他以少量的资金试水,一辆东风牌“两吨头”运回满满一卡车灵璧石,狠狠地赚了一笔。

  徐文强告诉记者,中国的赏石美学主要形成于宋代。宋代赏石观建立在赏石的主体上,并在宋代的艺术环境中得到不断深化,而文化人对赏石美学的确定和梳理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文人注重赏石本身的形式美,讲究造型丰富复杂,峰峦起伏,气势险峻,也讲究赏石本身的骨骼纹理,或笼络隐起,或嵌空通透。在可以把握的形态中,浓缩自然界的真山真水。再往深处审视,则给赏石人格化的想象,寄托高贵的道德理想与人格情操。

  同时,由于造园艺术的成熟,文人书斋的经营,给赏石提供了合适的空间。所以说,赏石的艺术成就,与当时的诗、文、书、画、园、乐等艺术的繁荣是分不开的。赏石与其说是大自然的杰作,不如说是文化人的发现。

  作为传统赏石中的主流品种,灵璧石地位的提升,与文化人也是分不开的。徐文强说:“灵璧石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润的质地、清越的声音以及丰富多彩的石皮,此外还具有形态生动、写意传神、四面可看的特性,就更加精彩了。如果再进一步,具有石纹奇妙、曲折有致、比例协调、包浆温润等品相,那就是更值得把玩的上品奇石了。中国人赏石的四大标准:皱、瘦、漏、透,同样适宜于对灵璧石的品评。”

  但在初次采购灵璧石的时候,徐文强大约是顾不上这些的,一般用目光扫一眼,看上去比较像样子的,他就要了。回到上海精选出一批“可造之石”,再静下心来左摆右摆,摆出一个满意的造型来。这个过程,就是人脑赋予石头以文化附加值的过程,是激活石头生命的过程。

  当然,光卖石头是不行的,他还得到处找座子,配好后出售。徐文强说:“没有座子的只能算奇石,配了座子,才叫观赏石,让不会说话的石头进入观赏阶段。配座子是艺术创作过程,我们必须将石头最具灵性的一面对准观赏者,使石头的纹理、形状、态势得到最佳表现。所以配座子是价值重新发现,是赋予石头以鲜活的生命。有的人不懂这个,将石头藏在床底下,还到处说自己有好石头。还有人给石头配的座子很差,这都糟蹋了石头,是对大自然造化的不尊重。”

  一块奇石不配座子,市场价格或许能翻一倍,但配了一个精美的座子后就可以加一个零出手。通常情况下,徐文强从灵璧县购进一批石头,配了座子后,卖掉两三块好的就可以保本,余下的都是净利润。后来,徐文强发现真正上品的奇石并不多见,在农民家里,从一整院里的石头中挑出一两块上品赏石也并非易事。于是,徐文强开始将好石头留下,大路货尽快脱手,同样能获得可观的利润。

  三四年时间里,徐文强不断训练、提升当地农民的审美眼光,动员他们上山采石,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农民采掘石头后,集中销售给城里人,在有条件的采掘现场补种绿化。现在,灵璧县的农民靠石头致富了,有了自己的楼房和车子,有些还成了收藏家,开起了家庭奇石收藏馆。

  十几年前,中国楼市的回暖,使观赏石的收藏与经营获得了更好机会,徐文强与中福集团的董事长胡培毅结识后,参与福寿园的设计与打造,造景用的灵璧石、太湖石、黄石,大的二三十吨,小的也有五六吨。观赏石的应用,使陵园的风景更接近传统古典园林,一扫悲戚戚、冷飕飕的感觉,让人产生亲近感和温馨感,在全国范围产生了极好的示范效应。而他从此也步入了中国房地产建设者的行列。

  通过赏石收藏与经营“大起来”的徐文强,现在还是中福古玩城的总经理,在掌管这个上海最大的古玩市场过程中,他的修养与经验都发挥了很大作用。比如每个月他都会组织一次收藏知识讲座,都要举办一个收藏专题展。

  得奖专业户

  赏石收藏复苏并形成气候后,有关方面经常举办全国性的展事,徐文强第一次参加赏石展是在上世纪80年代,地点就是上海的工人文化宫,他送展的一块赏石取名《中流砥柱》得了金奖。这块有相当年份的石头是他从民间收藏来的,大展中有一个日本著名赏石收藏家中山流石开价1万元想购藏,80年代的1万元是中国人的梦想,就是一个碰碰响的万元户啊,但徐文强没答应,现在仍然供养在家中。

  此后,徐文强经常应邀参加此类大展,而每次的参展作品都会得奖。至少有二三十次,展品送去后,本人因为事务太多而没法前往,作品就评个了银奖。所以他在业内有“银奖专业户”的雅号。有人戏称:“认识徐文强石头的人,比认识他本人的人还多。”其实他一路走来,获奖不下一百次,其中金奖不下四十次。最有说服力的是在1997年,第四届亚太地区赏石展在上海植物园举办,徐文强与朋友代表陶庐送展的作品一举拿下六块金牌中的三块,另三块分别被柳州、徐州代表拿走。而徐文强一人就摘得两金、两银、两铜。

  俯仰之间的奇石身世

  有一块奇特的灵璧石,高1.3米,重100公斤,是80年代徐文强与朋友在一户安徽农民家中偶然发现的,谈价谈到唇焦舌裂,最终以4500元购下。运回上海清洗后焕然一新,灵光四射,业界朋友当即甩出10万元要他让,但徐文强不为20倍的溢价心动,又花了5000元配了红木座子,放在陶庐的门口迎客镇店。赏石似凤凰亭亭玉立,凤冠高耸,尾羽高翘,振翅欲飞,正合了凤凰来仪的口彩。三年后徐文强以1万美元慨然转让给一位订交已久的外国收藏家,但后来他得知这块奇石落到那个美国人罗森·布洛姆手中,成交价是6万美元。而当罗森·布洛姆于几年前在一个会展上又转让给另一位收藏家时,成交价已经达到26万美元。这个案例生动地说明了赏石近年来在国际市场的升幅。

  价格的飙升与急跌似乎是收藏界的惯例,特别是新兴市场,波动特别激烈而且反复无常。

  曾经沧海的徐文强却对此看得很淡:“自然界中的好石头其实并不多,我们应该将极品、妙品、逸品留下来,留在国内,这是大自然赏赐给中国人的厚礼。而对于初入此道的人来说,有比较深厚的传统文化积累,比如学过一点书画、诗词、音乐等,就容易从一块随意堆放在角落里的石头中发现它的美。多看奇石展览,多听老法师的讲评也是提高鉴赏水平的路径。赏石是有灵性的,它只对有文化的人对话。有些大老板以为自己有钱就可以买到好石头,结果呢,砸下数百万,堆了一房间凡品。这些年,以投资目的进入赏石界的人,最终输得很惨的不算少。”

  据赏石界老法师评估,这20年来,观赏石的价格一路走高,20年前一块观赏奇石的价格,如今应该加一个零成交。但比起瓷器、玉器和书画来说,还算理性,也就是说,它还有相当大的升值空间。关键在于能否收到上品的赏石,品级的差别,最终决定石头的文化价值和商品价值。黄金有价石无价,石头的优劣,有时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妙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又取决于观赏者的文化积淀及想象力。这个欣赏主体的独特感受,往往决定了一块赏石的命运。

  徐文强还说,除个人的修养外,在业内,人脉关系是制胜的法宝。有没有实力雄厚的下家,决定了奇石经营者的赢面。所谓货卖与识家,这是古玩行的普遍真理。但要是遇到一个实力雄厚的识家呢?赏石的最终成交价就不一样了。

  好石头大家一起赏玩

  作为一个名扬海内外的观赏石收藏家,徐文强拥用一百多块可遇不可求的观赏石,其中还有不少承载了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老石头。但他是开通的,早在1998年上海文庙修缮一新后,他就拿出四十余块得过奖的奇石送到那里,免费长期展示,让大家分享观赏石的文化品格,领略皱、漏、瘦、透、清、奇、古、怪的无穷妙趣。

  “个人的占有欲往往会损害收藏品的文化价值,任何收藏都是暂时的,如过眼烟云。赏石也如此,它是大自然造化的结晶,是大自然的馈赠,只有让大家都来欣赏,赏石的真正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徐文强说得很实在。

  在全世界范围,恐怕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的汉民族这样对石头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和如此深刻的理解力。中国人赋予赏石独特的审美标准,其实也寄托了一种人文理想,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风水”推涨观赏石

  被中国人玩了几千年的奇石再次被赋予了更瑰丽的文化色彩与风水功能。

  高僧讲经,现场出现石点头的奇迹,那是佛家弘法希望出现的最高境界。而今天,顽石正在中国大地上频频点头。这块石头,并非感动于佛家的弘言大义,而是在收藏热的情景下,它的艺术价值与经济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现”。30年来,凡是有河、有沙漠的地方,都出现了奇石收藏热,除了中国传统的四大奇石外,古人从来不玩的风化石与水冲石都出现在市场上,并屡屡卖出高价钱。

  不少省市在近几年纷纷建立奇石市场或协会,以推动这门收藏的发展。如果界定在近几个月的新闻,就可看到去年年底,广东英德举办了中国英德英石文化节,英石是传统赏石之一,现在价格奇高。也是在年底,第四届中国宿州灵璧石国际文化节在宿州市隆重开幕。灵璧石的价格,近十年里涨了不止10倍。几乎在同时,第二届观赏石博览会在济南开幕。山东省领导都亲临会场。紧接着,石家庄也召开了第七届观赏石博览会……

  在广西、云南、山东、四川等不少在大江大河边的城市里,捞石头正在成为市民的创收手段。一块石头从河里捞出来,就在河滩上出售,模样可观点的可得几十元。贩子买来后放在自己开的店里出售,标价几百元算是客气的,外省的石贩子买下后再运回沿海大城市,标价数千上万不等,如果进入上规模、上档次的古玩市场,一不小心就可以翻几个倍出手!石头就在流通渠道不断转手,层层剥皮,人人赚钱,看起来很和谐,很文化,这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在奇石身上的演变。这套游戏,中国人玩得很转。

  现在还形成了一种似乎很有“文化”的风气,许多政府机关、高等学府、宾馆酒店、大企业门前的草坪上,都会置一块巨石,上面刻些标语口号或名称,是人们在此留影的格式化景观。而领导们认为,巨石的体量,以强有力的气势及坚实性,足以担当政府机构的使命并体现其严肃性,但私下里不少官员又自豪地承认,这多半是出于风水的考虑。而这样一块巨石,在市场里至少要价数十万元。

  最能体现奇石价值变化的案例出现在前不久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拍卖会上,香港苏富比推出了“道法自然:翦淞阁重要赏石收藏”专场,结果不仅高比例成交,还创下了赏石成交的天价。这场专拍的拍品由台湾著名藏家黄玄龙提供,共上拍27件拍品,其中赏石14件,除了一件未成交外,共成交1839.22万元,其中赏石13件成交1432.95万元,占总成交额的78%,平均每件赏石成交价达110万元。最高成交价的“元·玉山璞·黑灵璧石”为384.75万元,成交价超过百万元的有5件。

  上海市观赏石协会常务副会长、资深媒体人士俞莹认为,这次拍卖与如今赏石圈关注的新派观赏石不同,艺术品拍卖市场接受的大都属于传统的瘦漏透皱抽象类型的太湖石、灵璧石、英石等古代赏石。它们在古代是文人玩赏品中的一项,具有传统的审美标准。

  俞莹还认为,这次拍卖的成功,与整个艺术品市场行情的水涨船高有关,更主要的是由于古典赏石的估值体系发生了变化。中国古代赏石是世上最早出现的抽象雕塑之一,现在连老外都在下苦功夫研究,并有丰富的成果,这就在世界范围内大大提升了中国观赏石的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

  看来,随着中国人居环境的改善,随着石头昂然进入艺术品交易领域,被中国人玩了几千年的奇石再次被赋予了更瑰丽的文化色彩与风水功能,特别是伴随着楼堂馆舍的建设而起到“美化作用”,观赏石价格的进一步上涨,看来是谁也不能遏止的大趋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