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先武:论壶的收藏

  

汤先武:论壶的收藏

 

  图为汤先武的工作照

  人各有志,亦各有癖。志者,抱负也;癖者,嗜好也,如斯而已。杜甫有诗云:“从来性癖耽佳句。”白乐天也说:“人皆有一癖。”古人有爱兰、爱菊、爱梅、爱酒与爱者,今人则有爱集邮、爱火花、爱古钱、爱字画、爱陶瓷、爱古玩者,至于爱紫砂壶成癖者,往昔有项子京、吴骞、张叔未、李景康、张虹、储南强诸名士,当今则有唐云、亚明、冯其庸、罗桂林、许四海、唐国新、浪石、刘鸿禧、姚世英、富华、王一羽等名家,在台湾亦有众多爱好者及收藏家。紫砂壶从品茗用具演变成文人雅士的欣赏玩器,成为收藏家竞求的珍稀玩物,使人不见则已,一见爱不释手;不集也罢,一集终身不休,自有其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其简练大方之形、淳朴典雅之色、安详恬淡之态,更为海内外各方人士所钟爱。

  如何评价、鉴定一件紫砂壶的优劣?古今中外许多收藏家心里都有自己的标准。诉诸文字者,前人虽有片言只语,但系统理论却不多见。因为各家自有各家言,标准出就不尽相同。但能达成共识的,不外乎两个标准:一是艺术标准,二是功用标准。

  

汤先武:论壶的收藏

 

  彩云祥瑞

  “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李渔《亲说》)这是明人李渔对紫砂壶的总评价。

  为什么宜兴的紫砂壶好?据汤宣武介绍,一方面,它是艺术品,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可以“直跻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惭色”(张岱《梦忆》)。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用以沏,茶味特别清香:“用以盛茶,不失原味”。明人文震亨《长物志》一书中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还有许次纾《茶疏》也说:“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紫砂壶还有一种特点,就是使用越久,器身色泽越发光润,沏出来的茶汁也越发醇郁芳馨。《阳羡茗壶系》说:“壶经用久,涤拭日加,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在林古度《陶宝肖像歌》里也有"久且色泽生光明"的诗句。这种既有艺术价值又有使用价值的特点,使紫砂壶的身价“贵重如珩璜”,甚至于超过珠宝。

  清人汪文柏赠给当时紫砂壶名家陈鸣远的一首《陶器行》诗里,有“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的赞句,可见宜兴紫砂壶的身价是非常高的。究竟值多少钱一具呢?明人周澍《台阳百水注》里说:供春小壶一具,“用之数十年,则值金一笏。”到了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也是“一具尚值三千mín”(陈其年《赠高澹人诗》),可见名家出品价格尤高。再往后,则凡是明代名家所制的紫砂壶,不仅“价埒金玉”,而且已为"四方好事者收藏殆尽。(吴梅鼎《阳羡茗壶赋》)。

  

汤先武:论壶的收藏

 

  一帆风顺

  爱壶者不仅重金购藏名家茗壶,甚至对一些残破的紫砂壶,也愿意出价收购,明末周伯高是这样的人。他在《过吴迪美朱萼堂看壶歌》中说“供春、大彬诸名壶,价高不易辨。予但别其真,而旁搜残缺于好事家,用自怡悦。”

  紫砂壶古朴淳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近。文人玩壶,视为“雅趣”,参与其事,成为“风雅之举”。他们对紫砂壶的评价是:“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稳土,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尘如衲子。”(见奥玄宝《茗壶图录》)紫砂壶与当时名震宫廷的景德镇瓷器是截然不同的感觉,因而博得古今外文人的“深爱笃好”。

  欣赏紫砂壶,必须从爱壶、玩壶入门,在使用、玩赏中,了解什么是正宗紫砂,紫砂泥料的性能、化学成分、分子结构、吸水率、透气性、紫砂壶泡茶、注茗的功能、壶的造型、泥的色泽、工艺技巧以及装饰手段、艺术风格、名人名作、历史沿革、流派等等,逐步确立自己的收藏风格。欣赏紫砂壶,亦浅亦深,亦玄亦神,关键在于你如何进入赏壶之门。

  宜兴紫砂壶历来分四个档次:实用品(大路产品)、工艺品(细货)、特艺品(名人产品)及艺术品(赋予艺术生命之作)。实用品的特点是每个历史时期投入的制作人员最多,制作技艺较差,日产量高,品种单一,这项产品历来不入赏壶之列(历史上也有专做大路产品而独具功力的高手,应属例外)。工艺品出于良工巧手,其作品一般来说制工精良,但出于历史或文化因素、艺术素质,他们的作品大多为模仿传统造型,或创作一些符合初涉紫砂爱好者喜爱的造型。再上一个层次就是名人产品,称之为特艺品。名人当然是在同行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名人少,作品亦少,它总是赏壶、藏壶者渴求的对象。艺术品,粗略地说,并非就特种工艺、精湛技艺、独具功能、材质贵重等而言,而是根据作者文化艺术素养的高下,在紫砂这个传统工艺中注入艺术生命的多少来判定的。

  汤先武认为,不富收藏就是无赏壶可言。收藏应该各有所好,不必强求一致,多、全、精、专、深、大、小,都可视为收藏特色。在收藏中可以学会欣赏,在欣赏中能够学会收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