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瓢细酌邀壶君

  宋双才,人称“北京老壶”,纵横紫砂收藏界六年多,现有藏壶近五百把,在收藏界已有相当大的号召力。

  前不久,我们来到宋双才位于鼓楼的家,在一片喧嚣之中期待着与紫砂一起走进那气定神闲的世界。眼前这个拥挤却并不凌乱的小房间,既是宋双才的书房、卧室,也是他招待客人、以壶会友的室。书架上、桌子上、床头、窗边,满眼都是各式各样的紫砂壶。这些壶或是带着谦和的气韵和远古泥土的芳香,穿越几百年的时空隧道与我们对望;或是凝结着现代制壶人高超的智慧和巧夺天工的技艺,亭亭玉立地站在这里静候着你的惊呼。宋双才一边像宠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惜地擦拭着每一把壶,一边将他的藏壶人生向我们娓娓道来。

  其实,早在1975年,宋双才就已经在紫砂之乡宜兴买过壶,那时买壶还只是为了喝用。此行老宋只花一块多钱就买到了三把上等材质的商品壶,仅存的一只现在仍然被他悉心珍藏着。2003年春节前夕,老宋在电视上偶然看到一档介绍紫砂壶的节目,这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品立刻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从此便与紫砂壶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几年跌跌撞撞的买壶、藏壶、养壶的经历,他一步步地从一个无法分辨紫砂土的门外汉变成了紫砂行家。

  宋双才坦言,自己进步得如此之快,与他多年来的网络经历是分不开的。老宋喜欢把紫砂壶的照片贴在网上跟大家分享,也喜欢总结自己买壶的经验,希望能给壶友们帮助。几年来,他辗转服务过三个收藏网站,这些网站在他的管理下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最终他总是带着遗憾离开。很多人为他感到惋惜,觉得他亏,但他却坦然地说:“帮助别人,自己可以获得更多”。回忆起那无数个整天泡在论坛十几个小时的日子,老宋觉得自己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很值得。同时,在与大家的交流中,他也学到了很多紫砂的知识,更认识了许多壶友,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些是不论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幸福。也正是因为互联网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他的影响下开始认识紫砂,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

  “紫砂文化不依附于茶文化,本身有着完整的自成一体的精神”。宋双才拿起自己最喜欢的一把竹篓仿生壶,兴奋地解释道:“你看这壶,不管是形态、用料、工艺,绝对都是一流的。先看泥料,稍微一擦,清透发亮,就像上了一层蜡一样,这种色泽不是短时间能够形成的。最绝的是这工艺,密密麻麻的竹节都是这样钻进去搭上来,节节如此,就连纽底这么不起眼的地方都不例外。它的形态、弧度,都那么恰到好处,好像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竹篓,一点不显得呆板。之后又经过干燥、烧成道道工序的检验,它竟然还能这么完整地保存下来,传到了现在。”宋双才推断,这把壶应该是定制的,上面的款识并不是制壶者的,因此这壶究竟是谁做的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一辈子,做这一把壶就够了,也就一把,坏了就不做了。这是什么精神?这是用命在做壶啊!”一把好壶,里面融汇的不仅是诗、书、画、印这些中国古典艺术的精华,更凝结着做壶者的智慧和精神。因此,如果一个制壶者没有养成“浩然之气”,他的壶就会少了气韵,而他也最多不过是一个制壶匠,与一个紫砂大师相距甚远。一把小小的紫砂壶,竟能折射出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明。

  李时珍说:“人赖水土以养生”,诗人海子生前曾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麦地乌托邦,大地就是这样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然而在今天,我们脚踩的是柏油马路,放眼看到的是钢筋水泥的森林,何时才能真正的亲近大地,拥抱自然呢?宋双才说:“紫砂就是最好的亲近自然的方式。它用的是来自大地的紫砂土,用水泡茶,每一步都是在亲近自然,亲近本真。”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