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拍卖逆势走热 “紫砂笔筒”拍出86万元

    笔墨纸砚的拍卖史

    笔:

    1997年嘉德拍卖会,一支明宣德青花卷草纹瓷笔杆拍出52.8万元;

    2004年北京翰海秋拍,一支明万历竹刻花卉笔杆拍出60.5万元。    

    墨:

    1995年,清代制墨名家汪节庵制的《御题西湖十景诗彩墨》在北京翰海拍卖会上经过激烈竞价以55万元人民币落地;

    1996年,北京翰海将乾隆御制的天府永藏玺墨拍至46.2万元。

    2007年年底,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锦色墨(十锭)以448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创下中国古代文房类拍品的世界纪录。    

    (宣)纸: 

    2003年,嘉德拍卖会金绘龙纹宫纸(49张)拍出26万元;

    2006年6月,十张清代金绘龙纹丈二匹旧宣纸拍出3.63万元。    

    砚:

    2005年,唐代王丘六足莲花奉双凤池砚在北京拍出126.72万元。

    2005年,清乾隆松花石雕灵芝纹砚以285.776万元成交,创造砚台拍卖的最高价。

    在今年年初上海的一场拍卖会上,《清乾隆·五彩八卦纹套墨》以110.88万元成交。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艺术品拍卖市场受到影响是不争的事实,一些拍卖公司去年秋拍的成交额相比春拍时已经缩水一半。

    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文化收藏品却逆市表现出良好抗跌性。“文房四宝”作为其中主要代表,体现出稳定的收藏价值。

    紫砂笔筒拍出86万元

    文房用品的拍卖专场成为逐渐冷清的拍卖市场中一道特别的风景。仅在2008年,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和西泠印社就分别推出了“文房清韵——笔墨纸砚”专场、“寄闲楼雅玩”专场和“文房清玩——近现代名家篆刻及案上雅玩”专场。

    此外,长风拍卖也在香港的春季拍卖中推出“家几光辉——文玩杂项”专场,北京保利和上海嘉泰也不落后,分别举办了名为“文房艺术和文房家具”和“国石三宝——海外传世印石案珍”的专场拍卖。从专场数量增加的情况上可以反映出市场对文玩藏品的需求上升。

    从成交率上考量,文房藏品的表现也相对好于现代艺术藏品。例如,在中国嘉德2008年秋季的拍卖会中,首次推出的“国石国艺”专场创下了91%的成交率,109件拍品的成交总额达到1596万元人民币。

    就单件藏品的价格来看,其市场价值在长达十余年的过程中基本呈稳定上升趋势。例如杨季初的紫砂笔筒目前的拍卖价格在86万元左右,而早几年前,这件藏品的价格大约为20多万元。

    从较长的时间段来考察,这种趋势则更加明显。比如,文房杂项收藏中的明永乐青花内外底龙戏珠纹棱口洗在1997年公开拍卖价格为1600万港元;而到2004年,这个价格已经升至4094.375万港元,七年升值了近2500万港元。 

    文房收藏重实力

    艺术品收藏专家傅光荣认为,文房用品的收藏不同于一般的古玩。这些物品不仅有着艺术内涵又兼具实用价值。并且,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近年来出现的收藏热和民族文化不断推动,在大环境上带动了文房拍品的升温。

    傅光荣表示,文房用品的收藏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流传有序,特别是曾经在拍卖中“露过脸”的精品

    因此,要求收藏者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高文化修养。普通收藏者则可以尝试从竹雕笔筒等类型的低档拍品入手,以积累经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