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珍贵紫砂壶

  我有一把紫砂壶,十几年前邂逅于天津沈阳道古玩市场。这是一把没有用过的紫砂壶,壶底刻有“宜兴静华洋行制造”的字样,估计是过去制造商的库存。壶崭新朴素,泥色为白,整个壶身没有任何装饰性的雕刻,只是盖儿十分与众不同:壶盖平平,上面没有钮,且壶盖较深。这样的壶我至今也没见过第二把。用此壶泡数月后,发现壶底已现出古人所描述的“银沙闪点”的自然之光,在“泡茶久而不馊,香气弥留不散”方面,此壶更是出彩。夏日里,茶叶放在壶中二十余日,仍芳香依旧。按照专家“好的紫砂壶透气不透水,泡茶隔宿不馊,能保持茶的香味……”的标准,这把紫砂壶品质应该说相当不错。

  泥壶淳朴 紫砂泛金

  因这把紫砂壶的缘故,我对宜兴紫砂陶器的制作史记和里面所蕴含的丰厚人文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宜兴,古称阳羡,位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交界处,东临太湖,河流交错,交通便利,尤其是宜兴鼎蜀镇附近的山丘盛产各种陶土,是制造紫砂陶器的良好产地。据勘探普查,仅在大潮山,兰山,南山、黄龙山等地,就蕴藏有陶土一千亿吨。宜兴也是中国古代名茶产地之一。读史籍获悉,宜兴紫砂陶器生产,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相传始于周朝末年和春秋时代。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宜兴陶土主要产地黄龙山附近,发掘出了紫砂古及大量的紫砂器碎片。经鉴定,这些碎片为北宋中期至南宋的作品,有提梁壶,罐等。事实证明,宋代时,宜兴紫砂陶器已经在江南颇为著名,文人墨客曾以“紫泥新品泛春华”的诗句颂之。

  到了明清时期,紫砂陶器在江浙一带已成为上至显贵官邸,下至乡村农舍所普遍使用的茶具。

  紫砂壶的式样和形状,可谓千姿百态,有小圆、菱花、水仙、束腰、鹅蛋和冬瓜等。关于紫砂壶的泥色,每壶也是各不相同,辨别清楚实为不易。概括说来,紫砂有朱泥紫泥两种,但“朱有浓淡、紫又有深浅”,细分则有白、乌(黑)、黄、梨皮、松花、铁、栗、淡墨、猪肝、黯肝、海棠红、朱砂紫、定白、沉香、水碧、(石)榴皮、葵黄等色。

  明清壶艺 再造巅峰
  据考证,紫砂陶器制作的“黄金时代”是在明、清时期。这一阶段涌现出了为数不少的紫砂壶制作名匠,可谓群星璀璨。他们在造型、制作技艺、泥料配方、书画、铭刻等方面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阳羡瓷壶赋序》记载,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供春,其作品特点被古人形容为“栗色,闇(暗)如古金”。历史博物馆珍藏有此君的一件树瘿壶,形式古朴,泥色如梨皮,胎薄。继供春之后,出现了董翰、赵梁、时朋(时大彬之父)、元畅等四大名匠,其作品更趋于精致。据说,史上制壶名家每人都要在家门外挖一地窖,供存放各色泥土之用。“名曰养土”,“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因而制作出的紫砂壶也风格各异,或“风流如词客”,或“丽娴如佳人”,也不乏“温润如君子”和“豪逸如丈夫”的。

  历史上,紫砂陶器制作这个行业,也不乏子承父业者,父子两代同为名匠的亦不鲜见。像时朋(一作时鹏),便是后来著名匠师时大彬的父亲,李仲芳是名家李茂林的儿子,也是时大彬的高足。徐有泉的儿子(未详其名)也承其父业,成为一代制壶名匠,父子俩以“大徐、小徐”而闻名于世。

  清嘉庆、道光年间,著名金石、书画家陈曼生亲自设计紫砂陶器,将中国传统画及书法金石篆刻等艺术与紫砂陶器造型结合起来,并由名匠杨彭年制作,陈氏所设计的作品被称为“曼生壶”。

  纵观宜兴紫砂陶器的精彩世界,不能不提到那优雅别致的“三镶壶”。清代以来,一些制壶者开始用锡来“包裹”紫砂壶,用剔透优雅的白玉做壶嘴、壶把和壶盖上的钮。用玉石做壶把,能防止饮茶者的手被烫,因锡是极容易传热的。因此,可以说,三镶壶的设计既独特美观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紫砂世界中的一朵奇葩。

  名家之作 藏之精品

  由于明清许多制壶名匠的作品,制作水准极高,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然日渐稀少,故而难觅。它们已成为海内外藏家的最爱,属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品。明清时期名家制作的紫砂壶,在海内外拍卖场上的价格始终一路走高。有款的古壶极品成交价,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与此同时,中国现代名家的紫砂陶器作品也备受青睐,价格不菲。特别是名壶身价与日俱增,按几何级数翻番,而且非常“抢手”。已故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的壶,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只价在10元以内,几年前顾景舟的艺壶在台湾售价每只高达674,000台币。

  今天的宜兴,仍是孕育紫砂陶器制作大师的圣地,吸引着众多紫砂陶器爱好者的眼球。一些紫砂壶收藏家甚至不惜精力、财力,频繁眷顾宜兴产地,以求“先睹为快”,继而将那些“极品”归入囊中。其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拥有一把好的紫砂壶无疑是许多痴茶者的梦想。而拥有几把能够传世的极品紫砂壶,则会是不少藏家一生的追求。(张喆)

赞 (0)